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提升科技转化能力 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0-11-30

■柴江泰 吴秋红

当今企业在市场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结合市委提出的“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我们深入运城科技大市场、寰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亚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就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提升我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企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科技大市场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运城科技大市场作为全省最大的科技资源统筹创新服务平台,2017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5.83亿元,同比增长113%;2018年达到23.4亿元,同比增长40%;2019年达到25.5亿元,同比增长8%。截止到2020年10月底,技术合同登记金额已完成21.06亿元;累计吸纳仪器设备961台(套),发布解读各类科技政策700余篇;完善政策联络员体系建设,累计培养科技政策联络员450人;汇聚23所高校院所、87位行业专家、658项科技成果、269项科技企业信息及136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举办技术供需对接会、专题培训会等各类产学研活动80余场次,接待各类社会交流团体62场次,累计参观考察人数超过2500人次,持续推动资源供需对接及产学研合作交流。

构建服务体系,提升科技转化服务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机制,建成具有运城特色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示范带动全市科技创新。构建了“一二三+”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一个运城科技大市场服务平台,技术经理人和科技工作联络员两支队伍,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运城分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三个分中心)。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先后为山西隆力康鹿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康瑞建材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30余家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成功对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西安优质科技成果在运城市落地转化。同时,为运城学院和当地近40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21家企业已开展了具体项目的合作开发或者委托开发,完成技术交易额500余万元。

出台各项政策,有力保障成果转移转化。制定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运城行动计划》《运城市低碳创新行动计划》以及《关于实施科技创新的工作方案》,明确了运城市转型发展的重点和措施。2020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出台《运城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对我市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明确了具体奖补措施,有利于调动相关各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举办培训活动,促进科技政策解读和普及。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政策培训会,宣传科技政策,加快企业了解政策红利,加大企业科研投资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先后组织了科技政策培训、技术合同(免税)登记政策解读培训会、创新创业政策宣传活动、专利申请培训,组织专家在各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举办科技政策、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讲座等活动60余场次。为运城誉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康特尔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办理免税合同备案,共计免税442万元。

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推进科技转移转化。通过举办技术经理人培训活动,提升技术经理人业务能力,培育初级技术经理人300名。搭建科技交流平台,成立运城技术经理人协会,建立技术转移转化行业标准,不断提升技术经理人和技术转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打造高端复合型运城技术经理人队伍。发挥技术经理人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的桥梁作用,帮助企业了解用好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增强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全市科技创新有序稳步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运城科技大市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4年多来对促进我市企业转型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费用问题

一是企业和科研机构对科技大市场技术转移中间平台和技术经理人媒介作用认可度不高,影响技术经理人工作积极性;二是科研机构无力承担科技成果转化费用,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预期效益不确定而不愿冒险投资,转化费用难落实造成科研成果转化搁浅。

(二)科技成果供需沟通还应加强

一是科研人员不了解科研成果适用的企业情况和实际环境,需要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沟通;二是许多企业对行业前沿技术新产品缺乏了解,新技术、新产品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不愿进行新技术中试开发,还需加强普及科研动态、推广最新科技成果,加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交流。

(三)人才问题制约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既在科研上有所成就又了解市场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市科技人才中介机构少,企业科技人才流失较严重,企业对科技人才尤其是中高端科技人才需求缺口很大,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四)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大部分企业属于传统产业,科技素质不高,经营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产品技术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欠缺,自有资金匮乏,对新技术的转移态度不够积极。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也没有与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合作。目前和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的是少部分民营企业和县营企业,大部分企业还在迷茫中彷徨,市属国企更是踟蹰不前。如两家纺织厂,长期棉纱坯布不更新,早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濒临倒闭却一直没主动重视新产品的研发。

(五)县级科技队伍弱化

我市科技管理队伍机构少、人员缺、能力弱,特别是2014年后,全市13个县(市、区)的科技管理机构全部并入教育局,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层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组织领导,影响了引才引智平台建设、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作用的有效发挥。如这次科技部门推荐给我们的三家科技企业:中车永济电机属于老牌央企(原铁道部电机厂),亚宝药业集团是二十多年的科技企业,盐湖科技工业园寰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落地数年,各县能被推荐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明显的新科技企业并不多。

多举措推进企业

科技创新转型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形式。新技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要使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制定更加有力的措施,创造更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条件,以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益。

(一)积极促进优质科技资源在我市转移转化

围绕加快推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和数字化智慧化城市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的目标,一方面发挥科技大市场平台最大化优势,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在科技成果落地、企业技术需求合作、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与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增强校地、校企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合作,拓宽引才、引智、引资、引项目渠道,实现高校科技优势与运城相关产业交流融合,共同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链,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延长,以产业链促进创新链延续。

(二)支持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创新运行机制,鼓励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各类科技合作。

一是支持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健全科技研发机构。如亚宝药业拥有透皮给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寰烁电子具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

二是促进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进行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如寰烁电子落地了赵沁平和吴建平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中科院、教育装备协会、阿里巴巴、中兴网信建立合作,在高端课题研究、人才引进、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亚宝药业集团与山西医科大学共建山西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其他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北京药物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亚宝分中心。

三是鼓励科技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中车永济电机2019年研发经费达到销售收入的5.28%,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销售总利润的72.44%;亚宝药业集团吸引研发人才611人,拥有研发项目近100个,成为全省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寰烁电子2015年以来,年研发投入保持在1000万元以上,共获得各种发明专利69项,成为国内智慧教育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三)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科技成果引进应有相应的新技术人才和新设备管理人才,这就要进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蓄水池”,为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保障。企业要制定引才引智优惠政策,引进高科技人才,稳定人才队伍,激励科技人才持续推动企业产品更新、产业转型升级,像运城制版集团、亚宝药业集团和大运集团那样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足够的资金支持。一般而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个阶段的经费投入比为1∶10∶100。资金投入是否足够,往往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项目配套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融资三个方面。目前这三个方面都存在困难,需要创新融资机制解决投融资问题,引导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和金融机构关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形成项目互荐、联合考察、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充分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惠企政策、科技企业规范股份制法人治理体系尽力吸纳各种股份,共同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五)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进企业转型发展

一方面,充分利用科技大市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优势,进一步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引进优质第三方服务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让、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要用好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细化科技成果转化目标任务,定期组织企业到科研院所寻求合作伙伴,引才引智引项目,邀请学者专家帮助企业培训技术人才,解决技术难题,助推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运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