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精神血脉传承的可贵自觉

——我读《青台》 ■张石山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10-29

资深记者张建群女士,新近创写出版了一部关于自家族史的长篇纪实作品。

在我之先,已有好几位文坛老友读过了这部长篇,并且对之作出了相当精准到位的评介。

王西兰先生总括道:这是一本传奇式的家族纪实,是张建群个人创作的一个华丽转身。

杜斌先生评价曰:新闻记者富有张力的精湛笔法,写着人生大戏,折射沉甸甸的现实,读来令人动容。

而宁志荣先生和张雅茜女士,分头为这部长篇倾情作序,剖析细致入微、评说有理有据,着力推介,不遗余力。

大而言之,可谓“前人之说备矣”。

当我见到此书,浏览一过,则确然引发了我深深的共鸣,是为感慨良多。因之,关于张建群、关于她的这部著作,我还是有几句话要说一说。

年初,西兰兄邀我运城一游,乃与张建群女士得以相识。某日下午,张女士陪我出行参观,她在车上对我进行了随机采访,我们言谈甚欢。资深记者,开门见山,提问直奔主题,刀刀不离要害;话题转换,游刃有余;驾驭场面,轻车熟路。这便搁过不言。

记者职业,固是能够历练文笔,纪实叙述,看家本领而已。但记者生涯,难免陷入职业惯性。

而张建群女士,竟然能够战胜“惯性”,“克己复礼”,回身返视,所以“动心忍性”,励志书写属于自己家族的历史。仅此一点,足以令人大大称道。

无论作家或记者,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想到要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家族史?又有多少人付诸实施,终克功成?

此事可谓诚属偶然。但偶然中确实又蕴含了必然。

质言之,华夏文明传统,绝不是一个名词概念。文明之河,从远古流淌至今,成为一种活生生的“此在”。我们祖祖辈辈浸染其中,沐浴其恩泽而成长。

而文明的坐标从来都在我们身后。当我们不再浮躁,拒绝随波逐流,立定脚跟,转身回顾,登时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华夏文明有如参天大树,蓊蓊郁郁。而众多的家族、包括我们个人的家族,便是共同构成这棵大树的枝条树叶与叶脉。

对于所谓正史或曰“大历史”,百姓的个人历史包括家族史,往往被忽略不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加以屏蔽。况且,草民百姓原本就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能力也多半不具备言说的自觉。大历史因而是残缺的,至少是缺乏丰富细部的。在教科书上,有时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概念化的结论。缺乏丰富细部的残缺的历史,导致不少中学生熟读背诵只为应付考试。

无论天灾人祸还是数不清的种种变故,其造成的冲击伤害落在的是每一个家庭;而为之承担最重的、受伤最痛的,是家庭里的女人。许多家族家庭的历史,往往也是妇女的苦难史。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整个时代历史的最真实的细部,成为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

张建群女士,手中有一支笔,同时有了书写自我家族史的自觉。

我坚定地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我们称道的伟大的自觉。

有了此一自觉,谁还能挡得住张建群女士开始写、写下去、几经修改、最终完成的非凡创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后再说治国平天下、为苍生谋幸福。同理,书写自我的家族史,正是在同时书写我们的民族史,兼而传承护卫我们共同的民族传统。

伟大厚重的华夏文明,具体而微的家族历史,到底培植了这样一粒种子;家族的苦难与血泪,沃灌了我们的心田。那种子,发芽、生根,负载了家族不灭的期盼,承继了家族的精神血脉,终于艰难竭蹶努出地表,宣告人间:我要开花结果。

《青台》横空出世,摇曳生姿!

而一部书稿完成出版,读者见仁见智,何足为奇。许有文笔之顺畅或涩滞、叙述之自如或憋促,但这都无伤大雅。写出来,基本可观,确实将自我家族的若干历史事实,呈现给了诸多读者,这便好也。了却心思之余,足可告慰先人;而先人倘若有知,定是含笑九泉。

尤为令人快慰的是,张建群女士的女儿读过了此书,并且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白纸黑字,赫赫然见于本书封底。

家族的精神血脉,就这样得到了传承。华夏文明之河,就这样得以滔滔汩汩,奔赴永恒。

此时此际,窗外秋阳艳艳,正是收获的季节。

张石山,著名作家,阳泉市盂县人,出版有长篇小说《兄弟如手足》《攻城》《清明无战事》等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