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春秋时期的接头暗号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09-09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了一件事:楚国大夫申叔展与萧国大夫还无社有旧交,鲁宣公十二年冬,楚伐萧,围困萧国城池萧邑,两军对垒。申舒展知道萧国无力抵抗,城破后还无社无处躲藏,于是在两军阵前唤还无社出来。

申舒展问道:“有麦曲乎?”还无社答没有。申舒展再问:“有山鞠穷乎?”还无社仍答没有。由于两种作物都是御寒之物,申舒展进一步再问:“那如果受凉得病怎么办?”还无社明白了,回答:“那只能从井里救人了。”

申舒展见还无社听懂了暗语,很欣喜,回应道:“在井上盖些茅草就行。”

第二天,萧邑城破,申舒展找到一口盖着茅草的枯井,呼唤还无社,后者应声而出。

申舒展与还无社的接头暗号更像是一种暗语,在环境受限的情况下传递信息,将想表达的内容换了一种说法。

加密的暗语自春秋开始,广受军队青睐。为了防止细作对军营进行刺探,军队驻扎后也采用口令的形式,由哨兵确认军队中的己方士兵,因此口令是极为机密的,也正是因此,口令经常更换,鲜有记载。 (《老年生活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