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让哲学回归生活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梁志俊时间:2020-04-16

我们面对两种哲学,一种是生活中的哲学,一种是书本中的哲学。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先达先生说:“让哲学回归生活,不是蔑视经典,回归平庸,而是既要重视经典,更要重视生活。哲学家应善于从平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捕捉为人熟知但不真知的哲学问题。不是把生活作为书本的注脚,而是把书本作为生活的注脚,这样的哲学家才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哲学家。”

哲学与哲思

“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哲学是穷根究底的学问,需要深思其中。我们既要读懂哲学,又要学会哲思。

哲学是智慧的学说,哲学是让人聪明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高度概括和精炼总结,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探索事物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以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目的的科学。哲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最具重要性的一门学问,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社会所能达到的智慧水平。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灵魂,是人类全部知识和实践的积极成果的凝结,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以拥有伟大哲学家而自豪。哲学的功能,从大的方面说,可以救国救民。从个人角度说,个人的修身养性,也需要哲学思维。难怪怀特把哲学比作斧头,他认为哲学是为某种目的而设计出来供使用的工具。恩格斯则认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和他自己“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毛泽东更是强调,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和书本中解放从来,变为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哲学需要思索,哲思就是哲学的思考。哲学的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但哲学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思维素质是要通过自己的体悟,并在实践中通过运用哲学才能逐步积累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哲思。哲学是穷根究底的学问。哲学的思考,是辩证唯物的思考,是探求奥秘的思考,是寻根究底的思考,是了无穷尽的思考。这种哲思,可以说是哲学的探险和探奇。黑格尔把哲学喻为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意思是说,哲学是一种反思的科学,是事后的思考。哲学应由事后的反思变为事前的指导,能够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学会哲思,你的思想境界就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高端,个人修行也会实现一种行为上的低躬。比如,对于“在乎”的哲思:太在乎自己,只有孤单的自己。多在乎别人,别人也会在乎你。理应在乎时,不知道在乎;而懂得在乎时,也没机会在乎;有时你在乎的,未必是别人在乎的;不可能什么都在乎,那就去在乎生命中最值得在乎的事物;人最混沌的,就是奢望别人都能在乎你,或者你在乎的,也期盼别人在乎,而真正明白这一点,你已经过了历练;别人在乎你在乎的,你得到了,而你不在乎别人在乎的,别人失落了,在乎不是一种秤杆,而是一种深挚的情感;对别人在乎的,即便并不认同,也应保持足够的尊重。选择是一种价值取向,是自己对自己的在乎,而尊重是一种人性美德,是对真善的自觉在乎;今天你在乎的,也许明天就不在乎了,但应不影响你今天的在乎,在乎就是过程的快乐和觉悟;在乎就是生命的一个标注,倘若什么都不在乎了,生命已回归于一种死寂和荒芜;不可随意贬抑别人的在乎,这或许也是别人的精神支柱,他可能是大智若愚,你还未达到这一步。

要懂哲学,会哲思,就要学哲学。要使人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不仅要能思维而且要善于思维,能实践而且要善于实践,就必须学习哲学。李瑞环同志说,哲学就是明白学,再聪明的人,不学哲学也容易犯糊涂。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陈云同志也说,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只有学好哲学,才能观瞻历史、透视现实、预测未来。

我建议每个人都要学一点哲学,尤其是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很多人以为哲学很深奥,很艰涩,其实不然,哲学也有好懂的。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辩证唯物,通俗易懂。英国当代哲学家以塞西·柏林说:“学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他的哲学书也非常引人入胜,读了之后无不深受鼓舞。

学好哲学,可练就我们一双“火眼金睛”,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通过深入学习实践哲学,培养出我们的哲学思维,把哲学的求真态度、辩证智慧、反思取向和创新意识等,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一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运用哲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可见,及早培养出我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和习惯,对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哲学与人生

对于哲学与人生的思考,一直为哲学家所心仪,而如何以哲学的现实性把握从理想走向现实的人生之路,使之越来越通畅、宽广,成为确认哲学在现代社会能否启智益世的关键。

哲学的使命在于回答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寓于城邦之中,甚至引入家庭,使哲学思考人生和道德、善与恶。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

北京大学教授陈先达先生在所著的《哲学与人生》中深切探讨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关系。该书结合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观察思考,从理解哲学、思辨人生、生活智慧、历史视野、文化反思、叩问信仰六个方面呈现关注现实、砥砺人生的沉思与断想,收录了陈先生近年来有关哲学与人生的随笔漫谈六十余篇、哲思断想百余篇。作者认为,哲学是智慧的大海,是安身立命之学。哲学无处不在,无处不可用,要让哲学走出书斋,走进人们心中。哲学既不能没有形而上的问题,也不能没有生活世界的着陆点。贯穿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正是人的内心,人字易认难懂,学以成人关乎我们毕生的实践功课。

人生多艰,人生的跌宕起伏如同唐僧取经,非经磨难,难到西天取回真经。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针对六种不同的人生问题,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赛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等六位哲学家取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哲人之所以为哲人,就在于其看到整个人生的全景和局限,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可以说,哲学的最大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痛苦有主观自找的,也有外界强加的,但是在哲学家那里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有位哲学家说得好,太阳底下的所有痛苦,有的能解救,有的则不能。若能,就去寻找;若不能,就忘掉它。而要把痛苦转化为快乐,就要掌握痛苦和快乐的辩证法,真正懂得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能苦会乐是做人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从自然、必然、坦然到超然,是人类精神境界的飞越,是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凝练的结果。

人的一生有两件大事,即做人和做事。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是既教人做人,又教人做事的哲学。做人,离不开人生观,而做事,又离不开世界观、价值观和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决定人生追求,世界观决定思想境界,价值观决定行为准则。我更强调做人,这是因为人生最神圣的任务是做人。人可以成为好人,也可以成为坏人,可以成为崇高的人,也可以成为卑劣的人,可以成为有志气的人,也可以成为平庸的人。在哲学中深思人之做人的根本问题,乃是要洞彻人性的本然,确认人生经历的诸多事情的本质联系,在对命运的领悟中把握人的使命,达及自明、自得、自适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说:“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过程。”人生的意义在生命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自己生命过程的创造。人的一生如果只抓住一头一尾,即生与死,而忽视整个过程,那确实是活得没劲,从哭开始,以哭结束。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所发的热和光多大,究竟对整个人类有何贡献,这就是过程哲学。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和超越,哲学的思考是一个伴随着生命脚步前进的过程。一次哲思,是对我们灵魂和行为的剖析和检阅;不断地哲思,是对我们自身陋习和人性中痼疾的抛弃和摆脱;及时地哲思,会使我们超越现实和提升自我。人在困苦中,哲学的思考,常常是点燃生命力量的火炬。有了它,不论在顺境时,还是身陷逆境,甚至绝望中,都能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从而进退自如,坦然面对,本色做人。顺境时不失本性,逆境时不因之沉沦,奋起直追,重新塑造辉煌。

“生就意味着死,辩证法的规律是理解生与死的钥匙。”无怪乎,毛泽东把死称为辩证法的胜利。人是会死的,这是生物学与医学的科学结论,如何对待死亡,却是个哲学问题。恩格斯以其辩证法的智慧论述了生与死的问题,把它看成辩证过程。只要借助于辩证法简单地说明生与死的本性,就足以破除自古以来的迷信。真正意义的哲学应该是悦生的哲学。人总是要死的,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正如法国大哲学家蒙田说的,死并不是人生的目标,而是生的结尾,是它的极限。因此每个人应该重视生,尽量充分享用有限之年。他说,“我认为人类之幸福在快乐的生存中,而不在快乐的死之中”“一个指导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人”“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之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生存。我对生命的占有越是短暂,我越必须使它更深沉、更充分”。因而蒙田的口号是“热爱生命,栽培生命”。这样来对待人的生与死就不是悲观主义哲学。

我们不仅要以哲学家的通达服从自然规律来对待自然的死亡,而且要以革命家的气概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对待为正义和真理而献身的死亡。前者是智慧,后者是勇者。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对死的认识的最高境界,是对死亡意义理解的通达之极,是勇者与智者的结合。文天祥不仅以宁死不屈来昭示后人,而且以对死的价值的体认来激励后世。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对人们来说,从来是最神秘的,那是因为哲学一直给人一种在“云端”的感觉,跟我们每天日常的生活,距离十万八千里。对于那些大哲学家们,既读不懂,也不必懂,觉得不同哲学发生关系,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而学了哲学,感觉对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帮助。

其实不然,事实上哲学来自生活,哲学就在生活中,生活处处有哲学,处处需要哲学。哲学必须保持与生活的联系。它不能高居概念与范畴垒砌而成的神圣哲学家殿堂之中,而应该重新回归人的实际生活。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把哲学称为“生活的技艺”。哲学问题不止停留在书本之中,而是在生活中体现为丰富多彩的观念形态。哲学是解决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金钥匙,学哲学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就在人们的每日相遇中、对话中、彼此提问和讨论中,尤其是对那些人们视作常识的内容重新提出追问。他本人就经常向城邦中的农民追问: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虔诚”、什么是“高贵”、什么是“节制”、什么是“疯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懦弱”、什么是“根基”、什么是“尊严”……所有这些词汇,都是人们每天在用,却并没有真正深思过的概念。作为生活形态的哲学实践,正是把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被反复使用的词汇,变成哲学概念,在各种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这就是“哲学化”。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十世纪大哲海德格尔把苏格拉底称为“西方最纯粹的思想家”。在哲学越来越不纯粹的情况下,他竭力重申:哲学是对人类总体方方面面一个袭击,从“日常性”开始探寻,趋向事物的根基。日常性,是哲学的起点,我们必须从那里出发。海德格尔完全点出了哲学的原貌。哲学必须刺入日常生活、袭击日常生活,在那里提出问题,并走向根基。哲学家的目的不仅在于无可争议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在于使人们通过生活无穷无尽、永不枯竭的表现来热爱生活。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精神世界需要文化安顿,而哲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哲学并非仅供清谈的思辨方法,而是应当被运用于生活世界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要努力把哲学变为群众手中的武器。能对哲学自如地运用,才是发自内心的理解。而对生活智慧的理解不仅在于丰富处世的技巧,更在于通达做人的智慧。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确认安身立命之道,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日常生活中塑造我们时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是生活中的哲学。

哲学与幽默

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许多幽默包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和对人情世故的准确把握。同时,许多幽默由于蕴含着唯物辩证的科学观点而富于哲理性,从而使幽默更多地折射出真理的光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幽默就是生活中的一门哲学。

开国领袖毛泽东,常常根据当时的语言环境,创造出很多妙趣天成、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幽默。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首先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引领党和人民走上了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但是,他从来不轻视笔杆子的作用,就他个人而言,可以不带枪杆子,却不能不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而且,他对文房四宝特别珍惜爱护。贺子珍做了一个挎包送给毛泽东,这个挎包跟着毛泽东从井冈山到瑞金再到陕北,无论走到哪里,毛泽东总是交代警卫员:“不吃饭也要先把文房四宝放好,随时让我工作学习。”长征开始时,中央要求红军指战员轻装简从,然而,毛泽东坐骑褡裢里始终装着文房四宝。人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繁琐,毛泽东回答:“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这个回答似乎让人有点费解,但仔细领会,也会豁然贯通。试想,没有象征正确思想和理论的笔杆子指引,怎么会有革命的笔杆子的胜利。将“文房四宝”与“四大家族”对峙,言辞趣妙,爱憎分明。用文房四宝打败四大家族,这正是辩证的文武之道。再如,1947年,毛泽东和中央机关随部队转战陕北,一天夜间走进一个天赐湾的小村,十几个同志与毛泽东一起借住在一间窑洞里,打地铺睡觉。房东大嫂给大家安排妥当后不安地说:“这窑洞太小了,对不住首长了。”毛泽东听了这话,依着房东大嫂说话的节律说道:“我们队伍太多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嫂了。”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值得品味的是,这一幽默的仿语,悄然消除了当下的尴尬,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而且,以这种方式对房东大嫂表示感谢,尤其显得和谐融洽。更值得细究的是,这一幽默的仿语暗示着一个哲学理念:地方大小只能相对于人马多少而言,现实世界,有限是相对的,无限是绝对的,空间的大小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矛盾变化是什么?是辩证法,所以日常生活现象中的变与不变就是哲学问题。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事物是变化的,人也是变化的。例如,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儒生找裁缝做衣服,衣服前短后长,他不乐意,说为什么前短后长?师傅说,你未发达,逢人低头,自然前短后长,便于弯腰。后来他考中状元,又找这位裁缝做衣服,变成了前长后短,他又不乐意,说为什么这次前长后短?师傅说,现在你做了官,不用低头而是挺胸、昂头,自然前面长点好。这则故事里包含的不仅有裁缝哲学,还有成衣哲学、人生哲学。

自嘲是幽默的主旋律。情趣在自嘲中创造,谦虚在自嘲中彰显,真情在自嘲中流露,心态在自嘲中表达,气氛在自嘲中活跃,尴尬在自嘲中化解。古代有一位文人叫梁灏,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为人。结果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受尽别人的讥讽。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嘲地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他以这种心态,从后晋天福三年开始应考,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状元。对此,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管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自嘲伴随梁灏走过了漫长的坎坷,使他坚定了信心,终于获得成功。自嘲产生于对人生哲理的深透体察,是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长处后的一种自信,是最为深刻的自我反省。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