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四海同寒食 千秋共清明

——介子推故里漫笔

来源:发布者:胡春良时间:2020-04-02

介子推塑像

清明节和寒食节都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有关,人们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当然在许多地方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

介子推作为夏县著名的先贤,其故里就在夏县裴介村。这裴介村的名字就来源于介子推。裴介村地处夏县南隅,是一个大村,其历史可溯至商初,周代时属晋国之地;久有禹畿南门、通衢重镇、政治名镇、商贸集镇、文化古镇之誉。

站在裴介遗址古老而人文丰盈的土地上,思念先贤,感佩忠孝,介公瘦削而倔强的身影,就是这片土地上最浩荡的人文。

介公之墓历经历史和岁月的风风雨雨,仍然留存在裴介这块土地上。忠孝有灵,故土深情,让人们在沧桑的历史维度,感知精神的传承和不朽。介子推之墓,在裴介村南古金水河畔。墓前有石碑两通,其一是清代古碑,其正文:介氏祖晋洁惠侯之推墓;上款书:皇清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清明之吉;落款:秦二世时自介休迁葬于此,阖族同立。

该碑螭龙为首,赑屃为座,碑身呈长方形竖立式,碑首高57厘米,厚19厘米,宽73厘米;碑身高158厘米,宽69厘米,厚15厘米,碑身周边设装饰框,刻简陋卷叶花纹图饰,下部风蚀较重。

另一通是夏县人民政府(当时称夏县人民委员会)1963年11月17日根据山西省文物管理局指示所立的“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

介子推之墓,尽阅王朝更替,世事兴衰,至今既承载着介子推故里就在裴介村的考问,也诠释着裴介村名由来的历史渊源。

公元前636年,介子推绵山殉节之后,晋文公命人将那棵伴介子推焚命的残柳“伐以制屐”,放置书案之首,时常睹物思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哀哉,足下!”的悲叹。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宠恤重颁,彰举旌贤之典,称介子推谓君,特敕命在杏花屯兴建介君殿,塑介子金身,永祀香火。是年十月初一,适逢介子推诞辰之日,晋文公率群臣在杏花屯介君殿谒拜介子推时,把朝夕相伴的木屐钦置于介君金身像前,意在“陪介”。正欲以此赐村名,心中思忖:“陪”字左傍有己名之“耳”虽合吾初衷本意,但尚逊旌介之宠。恍悟“陪”之同音“裴”字,乃“非衣”之合字,即涵蕴“足下”即木屐也;用“裴”置换“陪”不仅甚合天意,而且尚可昭示吾对介子推以示永怀之彰,遂赐杏花屯为“裴介”。这就是裴介村名的由来。

介公魂归故土,忠孝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

介公的忠义存在于春秋锣鼓。据介绍,裴介村的锣鼓名叫春秋锣鼓,是以讴歌介子推其人其事为主题而著称的鼓乐,共八大乐章:晋宫为奴、辅君逃亡、割股奉君、文公登基、携母归隐、绵山殉难、谥侯称君、高山仰止。相传,它是当年晋文公率众臣在介君殿谒拜介子推时随团乐队演奏的曲牌。从那时起,裴介人便得以真传,效仿移植,祖祖辈辈,薪火相传,经常在重大节日及隆重仪式上登场演奏。围观者观而闻之,无不拍手称绝,因而裴介的春秋锣鼓在当地很有名气。

春秋锣鼓的单元方阵由二十五人组成,四个敲鼓的小伙子,个个古代武士装束,身穿将军铠甲服,头戴五彩缨球笠,足登黑白相间紫缨鞋,每人各敲一鼓。每个鼓手左右有两个身着绣衣彩裳的姑娘,双手拍击云板随鼓伴舞。整个单元方阵配有八面大锣,四副大钹,一个九星碟。演奏时,九星碟行令,指挥该方阵依曲牌边敲边舞,观则方阵威严、富丽堂皇,听则律序流畅、欢快,娓婉动听。演奏依律序分仰面鼓、舞步鼓、对面鼓、背面鼓,时聚时分,聚散相益,并兼文武,段节分明,文段音律优雅轻松,星碟行令清脆醒耳,犹如珠落玉盘,鼓点唱起,锣随鼓鸣,钹声齐应,呼答有序,余音悠扬;武段激烈,鼓声快呼,锣钹紧应,雄壮有力,高亢奋昂。无论文段武段,均是四鼓同声,八锣同音,八钹同律,音律彻明,共鸣同振,时而如高山流水,幽谷鹃鸣;时而似如诉如泣,声咽喉哽;时而如石破天惊,雷震苍穹;时而如海倒江翻,浪卷巨澜;时而如海晏河清,歌舞升平。这个春秋锣鼓虽经唐风汉雨、宋韵元声之浴,但久演不衰,至今实为罕见,可谓民间艺术传世珍宝。

介公存在于节日民俗里。在夏县,这寒食清明两节已融为一体。裴介人在寒食清明节纪念、追怀、歌颂介子推的同时,借助这一重要节日,郑重地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裴介当地的寒食节俗彰显着它独有的地方性特色。其一是时限特色。裴介人历来把清明节之日视为寒食节祭祀已故亲人的最后时限,因而在寒食清明节之前数日,裴介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坟烧纸,祭祀已故亲人。其二是祭品特色。祭祀之日,上坟者还须带上彩色小纸旗、枣蛋、“指望馍”及相关祭品。至坟地后,人们先整葺坟墓,再将小纸旗插在亡者墓峰。该小纸旗是人们效仿当年晋文公在介子推墓峰上旌旗标志的微型简化物。祭品中的“枣蛋”也叫枣团,它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祭奠介子推时的祭品。该枣蛋用面团包馅烧烤制成,工艺讲究,寓意深刻。其内馅是几个红枣,喻介子推赤胆忠心。成品为焦黄色蛋圆状面团,睹物疚思计拙绵山之炬,殃及介公浴火命焚。这既有衋(xì)念的无奈,也有晋文公祈愿介子推早(枣)日诞(蛋)世复生,君臣团圆,兴晋图强的心结。这是夏县特别是裴介人对枣蛋的解读。祭品中的“指望馍”是用白面做成蛇盘兔状的花馍,启迪人们效法先贤介子推奉母孝亲,谕示孝亲则家合,家合则业兴。“蛇盘兔,辈辈富”就是裴介人俗赞这个花馍的谚语。其三是祭祀特色。祭祀时,祭祀者摆好祭品,上香祭拜,再焚化冥币及纸质祭品,之后让随同祭祀的童孩持枣蛋在墓体上抛掷滚落数次,叫作给已故的亲人“挠痒”。“挠痒”之后,该枣蛋就犒赏给“挠痒”者,“清明上坟滚枣蛋,将来长大做高官”。其四是祭祀者的特色。寒食清明节时,裴介当地除上坟者不分性别外,还有当年的新婚媳妇须上坟初始谒拜祖先的习俗。祭祀时,新媳妇将黑豆芽植栽于祖先墓前,寓意是告慰祖先,新人从此在新家生根、成长、开花、结果,并要恭行孝道,襄夫兴业。其五是轸念先贤的特色。上坟当日,裴介人的食谱主要是凉面之类寒食,以示对先贤介子推当年罹难绵山的永怀。

裴介的丧葬礼俗也有着介公忠孝的影子。比如在安葬亡者时、该墓冢成形后,亡者之子从墓冢小头(即向方)跨三大步至墓峰顶,转背身,将墓峰上插竖的扁担背手分三节次拔出,转过其身,再将登墓峰时带的“纸絮”插入扁担遗留的穴孔中,然后肩扛扁担沿上来跨三大步之迹返回地面。其寓意是,要守孝三年,并要担当起家庭的担子。“封冢”之后,亡者孙辈的从孝将手中柳枝孝棍插在墓体上,俗称“插柳”。此习俗一是效仿介子推倚柳护母;二是期盼所插之柳来年发芽生根长大而为福荫。“插柳”一俗在夏县普遍存在。

介公存在于古会里。裴介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逢集赶会的日子,这也来源于介子推。话说介子推的后裔为弘扬其先祖的显贵,便在村里兴建介君殿,并在介子推生日(十月初一),举办祭祀盛典。祭祀初时,晋国王臣,龙车凤辇,天下介氏族人,车水马龙,云集于此,在介君殿前焚香拜祭,祈福求吉。自此之后,每年十月初一祭祀介子推诞辰期间,裴介村的人为来客提供食宿服务,相应地促进了物资交换,形成了裴介村每年十月初一的古会。另外,和裴介相邻的西浒村每年的清明古会相传也来源于介子推。

介公存在于“公祭盛典”。2016年4月2日至4月4日,裴介村成功地举办了山西省介子推忠孝文化节暨夏县首届介子推公祭大典。此次活动由山西省介子推文化研究会,夏县裴介镇党委、政府,山西省介子推文化研究会夏县分会联合主办。来自山西省内外的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及介氏后裔等1000余人齐聚夏县裴介村介陵广场,满怀虔诚地参加忠孝文化节开幕仪式和公祭典礼,表达了后世子孙对介子推的追思。此后每年举办一届。

至若历代追怀先贤、咏赞介子之诗句,林林总总,实属可观,最为著名者,当推唐人卢象《寒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介子推本身就是一座鲜活的丰碑,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底色之一。不同时代的碑刻及流传下来的相关民俗,都为我们说述着一样的介公、不一样的情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