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施祖皋《硕果斋词》考析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2-09

▲施祖皋 (资料图)

施祖皋,字伯谟(1881~1940),江苏崇明人,光绪三十一年(1904)佾生。斋名硕果斋,民国时期词学家。是个风雅之人。

说起施祖皋,可能诸多人不识,虽然算不上民国时期太著名之人,但在上海崇明也算小有名头。史书资料对他记载的不多,当然对他的著作记载也几乎不见。施祖皋一生所写诗词很多,但是著书不多,有资料记录的只有《天南回忆录》和《硕果斋词》传世。另有记载还有《模范作词读本》,其实是《硕果斋词》的重印本,只是把第一版《硕果斋词》线装本改为平装本而已。

《硕果斋词》线装本为典型民国时期流行样本,民国二十二年(1933)1月由上海华丰印刷字所印刷。书高20cm宽13.2cm,瓷青纸封面,四眼装订。内页单框粗栏,框内无行线,半框11行28字,铅活字排印。版心已改传统设计方式,无书名,无象鼻,只留单鱼尾和页码。

书封面原有叶恭绰题签“硕果斋词叶恭绰题”书签,惜已缺失,代为前辈藏书人隶书书写“硕果斋词,崇明施祖皋伯谟”字样,并钤圆形印一枚,印很别致,外圆内方,方形内篆书阳刻“史氏”二字,方圆之间分上下左右各阳刻带钩图共四。扉页相同为前辈者藏手书和印,只是书名字体为楷书。

书内还有藏书印两枚,分别为阴刻“马府”和阳刻“笔架沾窗雨”。这些印章曾多次见过,不仅仅在古籍而且还有书画,可见此前辈不仅仅是一位藏书家,而且还收藏字画,其所藏书画在拍卖会上多有出现。搜集其他古籍中出现印章还有“汉溧阳侯之后”“年年岁岁一床书”“绿雨庵”“梅石山馆藏书”等藏印。从出现的印章中我推断,此人有可能是江苏句容市茅山镇人,姓史。因为茅山镇有个史村大部分人姓史,据称是汉代“溧阳侯”后人,也是唯一以“溧阳侯”后裔而称的史姓之人。目前虽无法得知此何人也,但起码也是一位收藏品不菲的收藏爱好者。至于如此众多的藏品流出,又是从哪里流出,留在将来有机会一一去拜访探究便可得知。

书首页有作者小影一张,额上有作者自题手写诗一首:

莫白人言就是吾,

远游那算老江湖。

南荒风物犹能道,

描写平民恐不符。

壬申伯谟自题

诗后盖作者阳刻印一枚“莫白人言”。此诗题于1932年。由此诗印可推断,施先生字伯谟,还应有号。即把伯谟二子拆分为“莫白人言”自称,以为号。

其后录施先生自序一篇,刘士木、潘四存、尤惜阴、陈宗山、高冠吾、沈如梅各序一篇共六篇,录李霆震和其夫人程辰各为此书题诗一首。

施祖皋自序原文:文章之随世变也久矣。治世之文典而雅,乱世之文激而昂,亡国之文郁而悲,此无论散文、韵文,咸足以表见其思潮气概,感遇使之然也。己未予来南阳,辛酉任书业职于星岛,癸亥春兼应华侨中学校国学教授之聘。群弟子知予喜填词,每日课后咸集问津,乃搜辑旧稿更以新,撰得小令中调长调共八十二谱为词九十首,以略示门径。惜课余晷短不及一年,予又因事告辞,未能尽我力以深造之,辜负雅意在所难免。嗟乎,技之传不传虽曰小道,不有运会乎。今方重理成帙将付梓人,以待后之学者而披览之。余曾不自知其为典、为雅、为激、为昂、为郁、为悲也,或以桃源世外顿忘故国山河烽烟四起,纷纷扰扰几于沦亡,而漠焉不加忧戚于其心欤,抑不知欧风东渐一扫从前,迂儒之陋习,攻文字者以衍形衍声,兼顾治文学者以文体语体并重,而姑作此虫鸟之鸣欤,顾风雅道衰,骚人难遇。斯编之作亦,偶然也傥世之好声韵者视为硕果,不食深研而酬唱之。庶尔音之不閟焉,因以硕果名吾斋且名吾词云。民国十九年夏序於海上寓邸。

此序1930年夏作于上海,说明1930年施先生已经在上海定居。序中对作者一生几个关键点和出版此书的背景进行了自述。序中写到施先生1919年到新加坡(己未予来南阳),1921年在星岛任教(辛酉任书业职于星岛),1923年又受华侨中学聘为国学教授(癸亥春兼应华侨中学校国学教授之聘)。并对斋名来源进行了描述,编辑此册被喜欢声韵的人视为硕果,故称其斋名为硕果斋。可见作者之斋名在此书编辑后才有。

施祖皋,生于1881年,光绪三十一年(1904)佾生,即考秀才未入闱但成绩却不错,获得佾生资格。获得佾生资格的下次考试不必参加县试、府试,只参加院试即可。至于其是否后来还参加过院士则不可考。1919年年初在沪上从事教职,年秋应新加坡槟榔屿福建藉侨胞先总理老友吴世荣先生之邀去了新加坡推销国货。有志于实业,后受欧战影响,改为从事橡胶园,因亏损过大于1921年弃商而兼任中华书局新加坡分局经理。1923年春,在南洋星岛华侨中学任国学教授,讲授国文。1927年因病回到上海。1940年病逝于上海,享年59岁。

同时可知此书编辑讫于1923年施组皋先生在南洋星岛华侨中学任国学教授期间,“群弟子知予喜填词,每日课后咸集问津,乃搜辑旧稿更以新”,1924年请潘四存为此书作序,1925年请尤惜阴作序。

1927年施先生因病回到上海,又开始筹备出书之作。《硕果斋词》共录施先生词90首,分小令、中调、长调编辑,其中小令36首、中调29首、长调25首,每首词前均将格调诸谱列於词前,以供喜词学者参考,实在也为著书之首例,也是此书难能可贵之处。

施祖皋先生还著有《天南回忆录》一书,共录诗词120首,其中录诗30余首。可惜网上只有复印件,未得见该书原件,亦为吾之一憾。

施祖皋先生其实是民国时期很有实力的词学家。正如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沈如梅序中曾说施祖皋“素喜吟咏,尤工填词”。潘四存、刘士木和尤惜阴分别在序中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后我用范仲淹咏严子陵的一句著名诗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结尾,以表对施先生的敬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