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推动产业发展需要更高质量的作为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1-25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垣曲的食用菌产业,可能就是“起于散养,成于规模”了。该县有着悠久的种植食用菌历史,可这个种植历史,绝大多数时段是以自食为主的小打小闹,根本没有形成左右一方经济的规模。只是在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才真正把其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真正投入了资源,才有了如今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什么垣曲的食用菌产业近年来能快速脱离小农经济的低位,逐渐发展成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高位,成为当地农村脱贫致富的一项优势产业呢?政府“有形的手”的大力推动,起了关键作用。

多年来,社会舆论对于政府在发展产业中的一些失败案例多有诟病,这成了个别地方对发展经济“无所作为”的挡箭牌。其实,人们对于上述“有形的手”的批评,批评的是专业性和职业性不足等原因导致的不当作为或乱作为,而从来没有对发展经济的初衷与态度质疑过。对于发展经济,政府的科学作为、积极推动不仅不能批评,而且还要大力倡导。垣曲在发展香菇产业方面的效果,已经证明了在市场与行政双重引导、彼此互动之下,一个产业发展的速度可以有多快。

正是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向好再加上当地的传统种植优势互相叠加,才让当地决策者下定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心,才有了从上到下的推力,才有了各项政策上的倾斜、资源上的汇聚,才有了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的突飞猛进。

以前三五万袋香菇的种植量已是大户了,如今全县10万袋以上的种植户有24户,5万袋以上的有95户,3到5万袋的主管部门甚至都没有详细统计。以席娟娟为例,2014年进入香菇产业,短短几年,她的大棚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经营格局也由自身发展提升到了作为全县香菇产业的发动机,去带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格局的大变化来源于从上到下的真扶持。

为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垣曲县农业农村局专门做了调研。调研中,对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科学概括,并经过深入分析,梳理出产业发展面临的菌种供应受制、菌棒原料混乱、管理水平粗放、菌业产品单一、品牌意识不强、菌棚老化严重、生产成本较高、废棒处理不善等重大问题,并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随着食用菌行情的向好,市场肯定会进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在市场新的挑战面前,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做强做大这一富民产业,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成为垣曲上下思考的重点。

要做好食用菌发展的后半篇文章,就要转变观念,向服务要效益;创新理念,向市场要效益;整合资源,向管理要效益;加强协作,向规模要效益。同时,还要做好政府引导,走集约化经营路子,在集中统一菌种、就近采购原料、全程技术服务、统一标准收购、统一品牌销售、企业菌农共享、废棒统一肥料化等关键环节展现新作为。

任何产业能够发展,背后都有着一套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管理等密切匹配的经验。这些经验,剔除个性化的东西,提炼出“普遍性真理”,不仅可以发展出像垣曲香菇这样的“第二主导”产业,担当起县域产业经济的“后备军”,甚至还可以迁移到如何发展主导产业上,让“主力军”做得更强更大。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