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唤醒五千年沉睡的泥土 重燃古夏陶远逝的窑火“夏都陶”在运城博物馆重放光彩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19-10-22

展览现场  金玉敏 摄

本报讯(记者 赵卓菁)历时两年,使用夏县庙前陶土、土釉烧制而成的“夏都陶”近日研制成功,并进驻运城博物馆展出。第一批“夏都陶”展示60余件,包括兔毫盏、油滴盏、夏都陶壶等精品,填补了运城古陶瓷的空白。展览截至10月底。

“夏都陶”首批文创产品由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经过柴窑、电窑和气窑多次试烧而成,原料均采用夏县庙前镇的陶土泥料,陶器表面光滑细腻、温润如玉、色彩具有天然浑厚、农耕质朴的特点。“夏都陶”进驻运城博物馆,恰逢中国古陶瓷学会2019年年会暨河津窑与宋元窑业技术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数十名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及古陶瓷专家学者专临运博参观考察,“夏都陶”收获了众专家的一致好评。10月20日,“夏都陶”展位前挤满了参观者。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王莉英评价夏都陶“自然古朴,堪称北方窑璀璨的明珠”。她强调说:“一定要把你们的土釉发扬光大。”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欧阳世彬说:“展出的茶具透着一股质朴、古拙的原始之美,成品达到了很高的档次。”

柴烧陶壶  金玉敏 摄

“夏都陶”发源于华夏摇篮、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夏县。因夏王朝在此建都,并广泛推广使用而得名,“夏都陶”首批文创产品由夏县县委原副书记,现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苏丽红牵头组织专家团队耗时两年研制而成。为了复兴传统工艺,苏丽红特别聘请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陶瓷专家组建夏县古夏都陶瓷文化研究院和山西古夏都陶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重燃古夏陶远逝的窑火,用夏县当地的陶泥,由当代陶艺大师挖掘、研发,经过古炼泥、手拉胚、修胚、利坯、晒坯等传统工艺以及多次柴、气、电试烧,诞生了传统与时尚元素、远古与现代纹饰相融合的夏都陶。此陶器有硬度高、透气性强、吸水力好、盛食不易腐特点。“夏都陶反映了古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唤醒五千年夏陶,读懂古夏都文化,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见证。”苏丽红说。夏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计划在庙前镇西村建立形成一个集文创产品研发、古法烧制和研究、写生制陶体验于一体的河东地区陶瓷艺术“圣殿”,并以此促进当地文化振兴。

柴烧陶壶  金玉敏 摄

据悉,夏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多彩华夏土。该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硅含量高达55%,并且含有铝、镁、钾、钠、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原生态、无污染、可塑性好。这里是4200年前原始青瓷的发源地,有“西阴之花”美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阴遗址和东下冯遗址等多处还保留着古陶窑址遗存,西阴、东下冯遗存多种经典器形被国家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