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被赞是革命历史题材“标杆之作”《开国大典》4K新版获好评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10-17

1989年9月21日,由著名导演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著名演员古月、孙飞虎等联袂出演的电影《开国大典》上映,在当时便收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票房1.7亿。该片还创下在中国香港连续上映147天的历史纪录,至今未破。

该片还荣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等9项大奖,并代表中国电影参加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在2019年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上,影片荣获“学生最喜爱的经典影片”奖。

此番,《开国大典》以4K新技术修复完成,即将在10月18日以全新面貌登陆全国院线。

电影《开国大典》以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集结了138位重要历史人物,并对他们进行了深度还原。因此,《开国大典》也被观众誉为同类电影中“最写实”“最有温度”“最有细节”的作品。

导演李前宽表示,电影采用的是纪实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真实”是第一要义,“浪漫”是一种表现手法。导演肖桂云则表示,电影很接地气,138位历史人物每位都惟妙惟肖。

电影《开国大典》经过4K(4096×2160)分辨率、HFR 60格/秒高帧率、HDR高动态范围、4K DCI调色、5.1环绕声的现代高科技手段修复后,其观感受到现场专家的连连称赞。专家们纷纷表示,影片遵循了“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观影过程让人沉浸感十足,并且通过加入声音等元素,给珍贵的历史影像赋予了新的意义,能感觉到创作者克制表达背后隐藏的澎湃热情。

另外,电影中一些“有温度”的表达也打动了专家,纷纷称赞其为革命历史题材“标杆之作”。

 编剧赵葆华表示,电影实现了“大事件、小聚焦”,既有宏大叙事的史诗书写,也有能够打动人的细节。《电影艺术》执行主编、研究员谭政称赞说,电影将高高在上的领袖进行了人性化的处理,领袖从神坛开始走到凡间。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表示,电影将对历史的敬畏与趣味性融合,为后续创作者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经验。影片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史料价值,尤其在完成修复之后,片中资料片和纪录片之间的观感差距更小了,从叙事内容来看,电影具有和资料片一样的历史价值。 (《扬子晚报》10.16)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