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一老一少两乡贤 富而思报打深井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9-23

耗时两个月,两口井相继竣工出水,国庆前夕,芮城县阳城镇阳丰村的村民们终于告别了靠天吃水的日子。

阳丰村地处中条山脚下,村子西边是沟,东边是涧,中间一道旱梁艰难养育着1200口村民,祖祖辈辈都存在吃水难的问题。因为极度缺水,村民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雨季储水,以备旱季使用。遇到天旱,水窖水不够用,就出去到5里外的村庄“借水”;旱情再严重,就只能靠镇政府用车送水了。生活用水都难以保障,全村3000亩旱地更是只能听天由命定收成了。

1999年,阳丰村“两委”四处筹资,倾全村之力投资17万元打了一眼236米深的机井,但出水量不尽人意,远远跟不上村民正常生产生活需求。2018年夏天,小山村再次遭遇干旱,政府的送水车从7月4日开始给阳丰村送水,一直持续到月底。

“我们村农作物以花椒和红枣为主,总共有2000余亩。2014年之前,我们家10亩花椒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2017年每亩花椒收入5000元,今年天旱,前半年小麦都没法收了,5亩小麦总共收了一袋半。花椒更是不出叶子,一天下来采出的花椒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椒商更是叫都叫不过来。同样是花椒产业,邻村一亩能卖出两万元,因为缺水,我们村5亩花椒抵不上人家一亩的量。这样的光景,谁能受得了?”47岁的阳丰村村民焦百胜告诉记者,“专家说我们村就没法打出水,我就不信这个邪!”

天这么旱,这井还要不要再打?焦百胜决定自己凑钱打井。他多次与村“两委”成员商量打井事宜,同时找专家测井位,定坐标。为了不耽误节气,他倾囊而出拿出全部家当15万元,同时四处筹借,终于凑齐钻井资金40万元。

6月5日开钻,1米、10米……打到320米换钻头时,发现有出水迹象,这让全村人看到了希望。钻井挖到400米深时,终于出水了。安上潜水泵连续抽了24小时,出水还是持续稳定在每小时400立方米左右,这让焦百胜相信阳丰村可以打井。

阳丰村原党支部书记焦克平踌躇满志,准备乘胜追击,再打一眼深井。他瞒着妻子四处筹借资金,同时联系钻井队。签订钻井合同后,他还给远在西安工作的儿子打电话,要了20万元,补了钻井资金缺口。7月16日村里再次响起了熟悉的打井声,22天时间,钻至503米时,井水喷涌而出,滋润了小山村。

“祖祖辈辈都盼着打眼管用的井,没想到在最旱的时候打成了,还同时打通了两眼井,目前机井配套设备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国庆节前就能投入使用。”阳祖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翟振芳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两眼深井,一举解决了本村人畜吃水问题,同时变本村1600亩旱地为水浇地,按照一亩耕地增收3000元算,保守估计,直接带动村民每年增收500万元。”


记者 朱 姝 通讯员 曹 飞 张学晋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