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伊勒图与伊犁屯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08-21

伊勒图,清朝著名将领,生活于乾隆时期。伊犁将军设置了一个半世纪,许多人先后担任该职务,伊勒图前后四次担任伊犁将军一职,时间相加长达15年,为历任伊犁将军中任期最长者。他处事谨慎缜密,镇定从容,为新疆屯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反抗沙俄对其侵夺,土尔扈特部东归清朝,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为了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众,伊勒图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安居乐业。

乾隆四十年秋(1775年),伊勒图命修建望河楼和龙王庙,竣工后,他题词“泽被伊江”,并撰写联文:“源溯流沙气润万家烟井,泽通星宿波恬百里帆樯。”之后,他又亲书“鉴远”作为题匾高悬其上,故望河楼又称鉴远楼。

伊勒图在总结以往兵屯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将屯田兵改为携眷移驻的设想,同时建议从南疆向伊犁进行大规模移民屯田,伊勒图还倡导从陕甘一带向新疆移民屯田,移民费用由政府承担,开创了军队携眷屯田和政府资助内地农民到新疆屯田的先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伊勒图奏准朝廷,将屯田兵改为携眷移驻,把土地分给屯田士兵,规定上缴数目,土地归己,多收归己,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稳定了屯垦队伍,使得塔尔奇沟口外乌可尔博苏克、东到察罕乌苏、霍尔果斯、巴彦岱诸地,都成为重要的屯田区域。伊勒图在任职新疆的十多年时间里,对屯垦事宜考虑缜密,伊犁粮食连年丰收,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仓储粮食达五十万石以上,完全满足了驻防将士所需。

伊勒图还兴办与屯垦相关的生产工具制造、采矿、冶炼等事业,服务垦区生产生活。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伊勒图组织力量,开采了哈尔哈图铜矿,每年生产红铜3000多斤。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探明铁矿的基础上,伊勒图派人筹办铁矿厂和炼铁厂,解决部分急需的铸铁农具等。乾隆四十年(1775年),伊勒图在伊犁建立宝伊局,开始铸造大清流通的铜钱。每年铸钱用铜达4500多公斤。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伊勒图派人到岭郭罗鄂博等地开采煤矿。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垦区生产和生活所需,也促进了屯区的手工业发展。

乾隆五十年七月,伊勒图卒于伊犁将军任上。(《生活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