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首页> 文化>

义姁义纵姐弟俩—— 史书上的运城名人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19-03-18

  看了2月26日《运城日报》文化版刊载的《艾草香里说“义妁”》一文,得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出自汉代河东,欣喜而自豪。文章引有《史记》文字,为进一步认识这位运城历史名人,笔者再次翻阅了《史记》的有关篇章。


  据《史记全本新注》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篇记载:义纵,河东(现运城)人,他有个姐姐叫义姁,凭借医术得到当朝皇上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的宠幸。王太后问她:“你有兄弟当官的吗?”他姐姐义姁回答:“有个弟弟没有品行,不可以当官。”王太后就告诉皇上,皇上任命义姁的弟弟义纵当中郎,即担任皇帝的侍卫和随从,负责管理车、骑、门户等,后来补任义纵为上党郡,即现在晋东南一带某县县令。他处理政事严酷,很少宽容营私舞弊,全县人民各守其位,没有难民逃亡事件,该县被推举为秩序井然第一县。随后义纵被调到京城附近,先后担任长陵和长安县令。他依法办理政事,不回避权贵和皇亲国戚,因为逮捕太后外孙修成君的儿子仲,得到皇帝赏识,认为他能干,又提升他任河内都尉。他上任伊始就把那里的穰氏一类黑恶势力全族铲除,从此河内郡平安祥和,道不拾遗。
  《史记》还载,宁成曾任济南都尉,他处理政事犹如狼放牧羊一般,飞扬跋扈,桀骜专横。后来他被调任函谷关都尉,一年多后,关东各郡县的官吏往来经过函谷关的无不叫苦连天:“宁可看到哺乳期间的母老虎,也不想碰上宁成发怒。”其黑恶强势可见一斑。
  不久,义纵由河内都尉升任南阳太守。当他赴任途经函谷关时,家居南阳的宁成对新任父母官唯唯诺诺,迎送义纵时毕恭毕敬地站在旁边,侧着身子,不敢并行正路。然而,义纵并不因为宁成的阿谀逢迎而对他以礼相待。他到南阳郡接任后,便根据百姓口风舆论追查宁家的罪行,将其满门抄斩,宁成也得到应有的惩处。杀一儆百,当地的孔姓、暴姓之流的豪门闻风逃走,从此南阳的官吏和百姓都小心谨慎,不敢胡作非为。


  自从铸造白金币、五铢钱之后,官吏和百姓私自铸钱,京城尤其厉害,于是朝廷又调任义纵为右内史,督察京畿地区,以杀此等歪风。由于这时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盗铸者成分复杂,因此尽管义纵到任后大加捕杀,却不能彻底遏止盗铸之风,盗铸之事仍时有发生。
  皇上巡行鼎湖(灵宝以西、长安以东)县,不幸患病,很长时间没有好转。病愈后突然驾幸甘泉宫(在长安西北),沿途道路大多没有修整好,皇上大为不满,发怒说:“难道义纵认为我不会再走这条路吗?”从而记恨在心。到了冬天,汉武帝颁布了“缗钱令”,但老百姓却不肯拿出自己的财产献给国家,于是杨可受命处理“告缗”案件。义纵认为此举骚扰了百姓,命令官吏逮捕杨可派出的人员。皇上认为义纵抗拒圣旨,阻挠告密之事,将其处死示众。
  从上述记载来看,义纵为官多年,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曾枉杀了不少无辜百姓,应受谴责,但他依法办事,不避贵戚,卓有成效地“以鹰击毛挚为治”,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社会秩序,维护了大汉王朝的根本利益。故司马迁充分肯定义纵和郅都等“酷吏”的政绩,并誉他们为“虽残酷,斯称其位”者。特别指出“纵廉”,“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实,义纵打击豪强地主黑恶势力,也就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特别是最后他为不骚扰百姓,敢违抗皇上圣旨而惨遭处死,给他的人生和仕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关于义姁,《史记》记载相当简单,仅仅只有26个字:“以医幸王太后。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不可。’”这26个字言简义丰,起码概括了义姁三项优秀品质:一是医术精湛,能够得到皇太后的宠爱;二是为人诚实,如实告知自己的弟弟行为不端;三是富有正义,明确表示自己的弟弟不可为官。
  义纵和义姁,班固在《汉书》卷九十酷吏传第六十篇亦有类似记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十九和卷二十两卷中将义纵的为官事迹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而没有记述义姁。据史书记载,王太后死于元朔三年(前126),因此,义姁的医事活动当在公元前126年以前。义纵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国史和地方志双重证实,义姁、义纵姐弟俩确是运城历史上的名人。据《运城地区志》载,1990年普查人口,运城仍有义姓人口分布。至于义姁究竟是盐湖区、夏县,还是永济人,尚须进一步考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义姁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义妁则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一是韶台明月创作的玄幻小说《神州灵魔传》中有一角色名唤端木义妁;二是文泉杰创作的传奇小说《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主人翁就是义妁。笔者猜想,两部小说义妁角色的原型都是义姁,作者之所以将义姁改为义妁,则是为了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为合理想象虚构故事情节开拓空间罢了。 (梁柱)
(编辑 吴琪萌)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