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16-08-18
本网讯 北池稷王庙修缮工程竣工,绛州州府景区钟鼓乐三楼修复工程接近尾声,绛州鼓乐复排、澄泥砚文化园区建设等工作抓紧推进……近期,新绛县文化旅游产业各重点工程建设捷报频传。
新绛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振兴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县转型发展的支撑,在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发力。一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先后制定出《新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全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二是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上迈出新步伐。随着绛州署衙、城隍庙景区的落成,一条包括隋代绛守居园池、龙兴寺、文庙、天主堂在内的绛州古城一日游景点连接线呼之欲出。相继建成连接县城和白台寺、县城和清廉洞的两条旅游公路,古城辐射清廉洞、光村历史文化名村、华灵庙、姑射山景区、白台寺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业已形成,初步形成新绛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同时,随着白台寺、福胜寺、龙兴寺、泉掌关帝庙大殿、城隍庙地府、乔沟头关帝庙等景区修建工程的陆续完工,全县旅游产业腾飞的基础已经奠定。三是在文化产业开发上呈现新优势。以绛州鼓乐和澄泥砚为培育重点,带动云雕漆器工艺、毛笔、剪纸、面塑等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绛州鼓乐产业培育上,重点扶持山西崇道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鼓乐团,先后编排了大型鼓乐剧《鼓动黄河》、《千年回响》,获得各界人士高度评价。在推进澄泥砚产业化发展上,重点支持绛州澄泥砚园区建设,目前完成投资6000万余元,包括展示厅、学术交流厅、商务科研楼、园林景观等在内的硬件设施已全部落成。四是加大产业服务力度。在硬件建设上,投资2亿元对古城基础设施进行彻底改造。在软件建设上,以《弟子规》文化品牌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道德提升工程。同时,加强城市交通、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整治,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铺平道路。
(杨英杰 吕慧琴)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