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民居瑰宝有新绛陈园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28

□尚建明

晋国古风,隋唐遗韵,古州新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古迹遍布,历代民居纷呈。陈园是低调的,但又是精巧雅致的,当它以凤鸣雅世的容姿呈现你眼前,你一定会惊奇地赞叹不已!

龙兴宝塔高耸入云,老佛楼遥遥相望,陈园与老佛楼毗邻,沿老朝殿坡移步而上,行至北端最高处方能抵达。

陈园的大门建筑风格中西结合,砖雕艺术美轮美奂,呈屏风状四柱三面,用青砖和砖雕构建而成。拱门正上方“陈园”二字以楷书写就,镶嵌在花鸟浮雕的方框之中,立体感十足,十分醒目。下侧一曰“日涉”,一曰“成趣”,其意应取自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再下方东西两侧,对称镶嵌着鹿、鹤与松、涛的巨幅砖雕,意取“鹿鹤(六合)同春”。

四根砖柱镶嵌着两副青砖阴刻的对联,内侧柱子上的对联为隶书,上联:堆些茅草种些花,花圃草庐无半点尘俗气;下联:远看嵋山近看水,水清山秀在一幅图画中。

外侧柱子上的对联是魏碑体,上联:快开数亩荒田,种花栽竹偏适陶情养性;下联:好筑几间土室,冬暖夏凉最宜樽酒局棋。

拾阶而上,铁丝网门半掩,一幅别具匠心的“凤凰展翅”形态的花园迎入眼帘,其恢宏的气势,一下子就吸引了游人。园内正南方的圆形亭子是凤凰的头,院中部东西两侧的客厅,各自向内倾斜,是凤凰的双翅。凤尾是三排南北走向的土窑,现在不复存了。站在城北高崖之上环顾四周,西北姑射山脉烟岚缥缈似有仙,南望汾水潾潾泛清波,峨嵋岭壮阔起伏云叆叇,这只凤凰昂首意欲凌空高飞,大有声闻九天,凤鸣雅世之气势。

旧日的陈园是由花园、枣园、梨园、菜园4个园组合而成。另外还有一个与四园相连的酒坊和数亩农田。花园中植有翠竹一丛,彰显主人格调清奇高雅不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东坡的诗句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当时的陈园应是处于城乡接合处,在这北方黄土高原高崖上依自己的理念建造私家花园,主人出可抵州城繁华,入可归隐洒脱田园,甚是快活人生。

陈园别具一格的建筑格局和精巧的设计,具备较高的欣赏价值。其以浓墨重彩的手法把“六合同春”“凤凰展翅”等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应用在普通民居的建筑布局上,更显独具匠心。除此而外,建造者还因地制宜引进了西方文明,可能是借鉴了几百米之外的意大利哥特式天主教堂的风格,巧妙地借势了台地园,于是欣赏陈园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陈园把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又适度接合,可谓独树一帜,与古城里星罗棋布的明清民居建筑迥然不同,可谓民居中的奇葩。

学者席炎中曾在舅家的陈园长大,陈园是他童年的乐园:进了大门是犬齿状陈铺的青砖小径,院中月亮门旁一方花池中篁竹摇曳;4个果园香径相连,四季有花草,时令果实脆甜生津;倒挂生长着的葫芦枣古稀之年的他仍记忆犹新;更赞叹陈园为民居奇葩实至名归,更盼望陈园能更新,“凤凰展翅发清音”。现居深圳的新绛籍女作家杨颖华笔调清新,数次书写在陈园的烂漫童真趣事,让人对陈园构起无限遐思与向往。

在古城寄居过若干年,笔者孤陋寡闻竟不知有陈园!一个晴好的午后,笔者慕名走进陈园,在这里久久徘徊,沉迷于这两副对联不能自拔。阳光热烈,将“陈园”的大门金子般照耀,抚摸着这些风侵雨蚀的精美砖雕,它们叠加着凝重厚实的文化气息,散发着微微的温度传导至手心,仿佛在向笔者诉说昔日主人苦心孤诣创建陈园的初衷和憧憬。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