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关公文化的世界认同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28

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至少有168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超过3万座关帝庙和关公会馆,仅在运城一地,就有200座关帝庙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一连串闪光的数字,不仅是个奇迹,更彰显了关公文化深厚的民族底蕴与无与伦比的人文魅力,放眼全球亦罕有甚匹。

历经1800多年传承与发展,关公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成为增强全球华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精神纽带,也为世界带来光明与希望。在纽约、旧金山、神户、横滨、新加坡市、曼谷等地,关帝庙与神龛星罗棋布,随处可见。在香港,不仅一般市民对关公崇拜有加,连许多警署内都设有关帝神位,在人们心中,他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大神”。

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祖籍山西运城,从小听父辈讲关公故事,耳濡目染,认祖归宗,对这位乡梓大英雄心驰神往。他说:“关公在台湾可以说是人人皆知,数千座庙宇供奉其神像,关公文化爱好者有近千万人。”在他看来,弘扬关公文化远不止于情怀,更是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和肯定。

游同人是台湾中华关圣帝君公益弘扬总会理事长,早年参加过一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时隔12年后,他再次来到运城,参加第36届关公文化旅游节,还带回了一尊当年从大陆“迎请”的关公像。“我们希望每年都能来,共同弘扬关公精神。”这不仅是他的心声,更是台湾广大民众的心愿。

红脸、长髯、卧蚕眉,是关公的天生本相;绿锦袍、赤兔马、青龙大刀则是关公的不二标配。在台湾,关公诞辰之日,全岛的进香祭祀活动比平时更加火热。其中一项以关公坐骑“赤兔马”命名的骑行活动,如火如荼,蔚为壮观,游人如织,万人空巷。骑行者不避风雨,需用12天时间环岛一周。

据悉,游同人及其团队,正筹划一场“万里长征”,即从台湾出发,骑行3600公里前往山西解州朝圣,用36天时间完成台湾同胞“赓续文化根脉”的夙愿。

关公文化灿烂辉煌,无远弗屈。去年,关公圣像游历豫、鄂、闵三省,又相继转入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马来西亚关公文化推广中心总会长孙艪华对此兴奋不已,认为活动极具象征意义,让关公文化版图进一步扩大,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今年4月,他带领60位马来西亚企业家造访运城,领略关公文化,汲取养料,以文兴企,获得成功。

如何让关公文化从运城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关公文化不断丰富内涵、扩展空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象征,有识之士正协同有关方面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新的实践平台。

解州关帝祖庙附近,不久前新建了一座关公文化数字体验馆,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传输关公文化赋能。在这里,过去与未来交汇,香火气息与VR设备的光影交融,浑然一体,相辅相成。游人沉浸其间,仿佛不再是置身度外的看客,而是践行关公文化的使者。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期间,解州关帝祖庙开门大喜,瑞象齐聚,祥云缭绕。游人摩肩接踵、老少咸集,除了观瞻巍峨的庙貌,追思“人·神·圣”关公,更对XR全感互动电影《千古云长·关帝伏魔》大感新奇,激动不已。不为别的,只为自己能够进入虚拟空间,骑上木鸢俯瞰千年解州古城,飞越只此青绿的中条山,更能与关公并肩作战,斩妖除魔。

负责打造这项体验活动的郭立峰说,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他们的长远目标是要给关公文化安上科技的翅膀,让它飞向蓝天,越过大洋,成为世界文化新旗帜。

如今,山西关公文化研究会理事张卓洲,正在牵头构建“关公文化大模型”。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数据工程,它将整合全球3万余座关帝庙数据、数百万份文献资料及逾千种建筑式样,形成开放的数字档案,为全球关公文化研究与发展提供支持。据悉,该团队现已收集了1000余座关帝庙的确凿数据。

关公不朽,文化长存;硕果累累,可喜可贺。它不仅是解州的荣耀,河东的自豪,中国的骄傲,亦是冲出亚洲、世界认同的文明标签、文化瑰宝。(赵战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