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11-28
以尺为笔,丈量天地;以技为翼,翱翔赛场。近日,山西省第十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在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举行,来自全省20所职业院校48支参赛队共计153名精英选手齐聚一堂,以精准之技、协作之魂,共赴一场“毫厘必争”的技能盛宴。

11月23日,山西省第十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赛项在稷山县职业中学开赛。(资料照片)
“方寸之间见真章,毫厘之处显匠心。通过本次比赛,学生们在赛场上用专业书写精彩,用实力诠释‘技能成就梦想’的青春誓言,展现河东职业教育的风采。”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校长戈立强说。
入冬以来,天气寒冷。在河东大地,一场场职业技能大赛在火热举行,为我市职业教育增添了蓬勃活力。尤其是,山西省第十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多项赛项落户我市,包括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承办的健康养老照护(高职组)赛项、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畜牧与水产赛道动物疫病检疫检验赛项(高职组)赛项、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承办的工程测算赛项(中职组)赛项等赛事,这些赛项的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市职业院校的实力,也促进了我市职业教育走出河东、走向全省。通过技能大赛,推动各职业院校交流互鉴、共同提升,是一次校际协同、资源共享的生动实践,促进了我市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处延伸,为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赛促学
在竞赛中找差距
“我这次参加的数字测量,成绩还不错。能够参加省赛,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样的实战检验,让我看到了和高水平选手的差距,让我明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下一次,我一定赛出更好的成绩。”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选手杨旭说。
11月7日,在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举行的山西省第十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工程测量赛项,以“数字测量、团队协作、创新应用”三大核心,设置“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等项目,考验选手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操能力与应变智慧。比赛中,参赛选手们沉着应战、熟练操作,展现出了扎实的技能功底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对于此次比赛,该校不仅高度重视,高标准准备赛事活动,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比赛,鼓励选手以工匠精神赴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青春风采。通过比赛,达到以赛学、融合提质的目标。
比赛期间,该校还组织与会人员观摩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新能源汽车维修、网络建设与运维电子商务运营、短视频制作、移动应用开发等教学模拟实战,展示了学校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受到了与会同行的肯定和好评。
11月13日,由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承办的山西省第十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健康养老照护(高职组)赛项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省11所院校的80余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切磋技艺。
本次赛项深耕健康养老照护核心技能领域,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既搭建起技能比拼、经验互通的优质平台,更为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注入蓬勃活力。赛项设置紧扣产业发展趋势与岗位实操需求,覆盖老年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照护、心理慰藉等关键维度,全方位检验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储备、实操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素养。赛场之上,选手们怀揣热忱、技艺娴熟,以精细化、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充分彰显新时代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功底与人文温度。
“本次比赛,学校教师和师生选手均获得了一等奖,展示出我校职业教育的实力,也展现了运城护理职业教育的风采。在比赛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找到了差距,为下一步教育教学的发展明晰了前进的方向。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整合教学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贯彻引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变革内容,强化本领,不断开拓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院长宋丽华说。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始终将职业教育置于优先地位,持续加大经费投入,推动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职业教育体系加速完善,并在多个领域屡获殊荣,取得了扎实丰硕的发展成果。全省职业技能赛项纷纷落地运城,这既是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充分肯定,更是一种有力的激励鞭策。通过多项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在竞技中锤炼专业技能,在比赛中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促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赛教融合
在课堂上提升实效
检验检疫、注射疫苗、安全防疫、动检操作……11月18日,在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第十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畜牧与水产赛道高职组动物疫病检疫检验赛项开赛,来自全省6所高职院校的34名参赛学生、24名参赛教师同台竞技。赛场上,师生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技能,展现新时代高职师生的竞技风采。
此次赛项以“精研检疫技术、守护动物健康”为核心导向,为全省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舞台,推动了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助力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山西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将每一次比赛都当作一堂实战课。通过参加此次大赛,检验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遇。
参赛学生小刘告诉记者,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让大家认识到比赛就是真实的课堂,通过比赛,检验平时的学习和技能,也通过比赛促进课堂的创新,对于未来的教学和技能提升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畜牧兽医领域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次动物疫病检疫检验赛项的举办,精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强化职业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为山西畜牧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同样不久前,在山西省第十九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队参赛并获得好成绩,该校思政部教师团队匠心独运,由郭力达、张君法、王翠雅、张晓娜共创的作品《“总体布局”构筑强国梦》,在高职思政课程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三等奖。
“没想到能获得这样的好成绩,这不仅是我们团队努力的结果,也是我校思政教育质量的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总结比赛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好每一堂思政课。”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郭力达说。
在实践中,该校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各类教学竞赛为重要抓手,坚持“以赛促教、以赛助研”。此次获奖是该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学校后续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新动力。接下来,该校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不断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技能大赛是课堂学习的检验,是教学思想和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近年来,我市各职业院校坚持“以赛育人”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国赛省赛市赛,通过各种比赛促进课堂创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以“对接产业需求,锤炼核心技能”为核心,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对接地方产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赛促教、以赛促融、以赛促建”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创新赋能
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展示学校形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重要赛事,是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效的一次大检阅,对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大赛成果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教育教学创新的开始,是将竞赛成果系统性地转化为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催化剂”与“连接点”。
近年来,我市各职业院校将大赛最新的技术规范与岗位培训体系嵌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近日落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西省赛中,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现历史性突破,共斩获3金1银。该校美术系表现尤为亮眼,参赛项目《泥届潮绘》与《五间逸境》双双摘得金奖,以“双金”战绩为学校赢得荣誉,充分彰显了美术系在创新创业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扎实功底。
为了促进教学创新发展,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系统构建“赛创融合”育人机制,在校党委的统筹领导下,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各院系协同推进,构建了系部初选、校级复赛与决赛的多层级选拔培育体系,让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能够在层层打磨中不断提升,让学生通过大赛提升技能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该校以技能竞赛培育创新精神,项目实践锻炼创业能力,而市场对接则是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为更好地适应大赛与市场所需,该校将赛项设备、技术流程进行标准化梳理,对现有实训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打造了“仿真竞赛+真实生产”双场景实训平台。学生在日常实训中,既能模拟大赛的高强度竞技环境,也能参与企业委托的加工订单生产,真正实现了“实训室即车间、实训课即生产岗”的产教融合场景。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王卫国表示,学校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宗旨,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产教对接、校企合作的平台,将技能竞赛作为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专业课程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以赛促建,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合作。
以赛育人,共享共赢。近年来,我市各职业院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创新,将课堂教学与技能大赛相融合,把大赛的基因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让赛事成果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懂技术、善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技能大赛的举办,使得我市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教师的教学水平均有大幅度提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产教对接、校企合作的平台,继续以技能大赛为纽带、产教融合为支撑、多元育人为抓手,紧扣职教质量提升要求,破解难题、厚植优势,优化专业产业适配,激活校企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增加职业教育的“含金量”,为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更多能工巧匠,为我市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促进我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记者 李宏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