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核桃:始于观赏,盛于文玩

来源:大众日报时间:2025-11-24

运城文商旅综合体“东乐社”展出的文玩核桃  记者 刘亚 摄

西域核桃传入中原时,起初是作为观赏珍果。汉武帝的上林苑中,就种植胡桃多棵,是皇家赏玩的奢侈品。到了东汉末年,孔融的《与诸卿书》还说“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笃意”。孔融贵为少府,朋友送胡桃给他作为礼物,他一直铭记在心,说明胡桃当时还是较为罕见的。据唐人《领表录异》载,毕占国种植有一种偏核桃,很多胡人收集它的果核,当作珍宝赠送给汉朝官员。《后汉书·南匈奴传》也载,汉顺帝在位时,设有胡桃宫,以招待四方夷族和外国使臣。以“胡桃”为宫殿之名,足见胡桃的珍贵。

《太平御览》还记载有一则核桃的故事:公元334年,陕西扶风县人韩约被任命为高官。他请求皇帝赐几枚核桃种子,带回故乡栽种,以便年老后在故园观赏胡桃树,以娱晚年。

到了晋代后期,核桃种植蔚然成风,还出现了著名核桃品种。如郭义恭的《广志》中,就记载有“薄皮多肌”的陈仓核桃、“大而皮脆,急捉则碎”的阴平核桃等品种。

到了唐代,核桃种植更是普遍。如《酉阳杂俎》记述:“胡桃仁曰虾蟆,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三寸,两两相对。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如青桃,九月熟时,沤烂皮肉,取核内仁为果。北方多种之,以壳薄仁肥者为佳。”这说明距今一千多年前,北方地区已广种核桃树了。

核桃在中国人文环境中还衍生出一种特色文化——赏玩核桃。赏玩核桃又叫文玩核桃,也称手疗核桃、健身核桃,古时称“揉手核桃”。它约起源于隋代,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清代自诩“稽古右文”的乾隆帝,更是玩核桃的行家里手,他曾作诗赞曰:“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血气涌,何年是白头?”与明熹宗不同,乾隆帝年近九旬方才寿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

到了清末民初,文玩核桃依旧兴盛,北京就有民谣调侃道:“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大众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