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关汉卿的足迹、籍贯和作品(下)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10

□关英才

当代意义

  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是文化血脉的延续,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合理资源,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人的心灵,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目标和任务。

关汉卿戏剧中对黑暗社会的抨击,对底层人民的同情等内容和精神追求,对当代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悲悯底层贫弱的情怀。700多年前的关汉卿,虽然是封建社会的文人,但对社会底层的贫民也是一腔深情。他同情普通老百姓,更关爱那些贫苦的弱者。他不像历史上一般剧作家那样,热衷于写帝王将相,而是把笔触伸向草根弱者,关注他们的苦痛,诉说他们的冤屈,控诉强权恶霸对他们的欺压。他现存的18出戏剧中就有12出是写贫弱百姓血泪的。《刘夫人庆赏五侯宴》一剧中,底层平民王氏被为富不仁的赵太公骗到家中,不但遭到了赵太公的百般欺凌,赵太公死后,王氏奶大的赵太公的儿子赵脖揪,更是变本加厉地虐待她,让她去饮牛,却不准湿了牛嘴,否则要打五十黄桑棍。王氏怎敢不从?只得冒着飞雪去饮牛。她跌跌撞撞一路哭诉:“风嗖嗖遍身麻,笃籁籁连身颤,冻钦钦手脚难拳,走的紧来到荒坡佃,朴朴得心头颤。到了井边,雪打得我眼怎睁开?风吹得我身倒偃,冻碌碌自嗟自怨,冻得我拿不住绳子索拳挛着手,立不定身躯耸定肩……将这桶掉在井里边。”桶掉进井后,王氏觉得无法交代,便要在井边的树上自缢。关汉卿字字血、句句泪地写出了富豪权势将贫弱者逼入绝境!他用大段唱词,倾吐了平民的痛苦、凄惨、绝望后,难抑胸中的怒火,大笔一挥让李氏已成为战将的孩子痛快淋漓地斩杀了赵脖揪!替母亲、替贫弱者出了口恶气,报了冤仇!狠狠抨击了欺凌贫弱者的恶势力,抒发了对底层平民的无限深情!

关汉卿悲悯贫弱的根子扎在《淮南子·修务训》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的儒家仁爱思想,这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仁爱”是“友善”的基石,“友善”是“仁爱”的发展和完善。临猗县编创的戏剧《党员妈妈》中的共产党员陈玉芳,自己虽然并不富裕,却不忍心让那些孤残儿童无依无靠,义务收养了58名孩子。在她身上分明有着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爱”的传承。

抨击贪官污吏与反腐倡廉。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就是他反腐败的力作。良家女窦娥被歹徒张驴儿诬陷药死其父,官司打到楚州太守桃杌衙门。桃杌却是个将告状人看作衣食父母、不知廉耻的贪官。他堂而皇之地说:“我做官胜别人,告状来了要金银。”寥寥几句话,便勾画出了他贪婪无耻的嘴脸!他因收了张驴儿的贿银,竟不问是非曲直、青红皂白,将窦娥屈打成招,硬判了斩刑!关汉卿怎容得这些贪官的恶行?他借窦娥之口,发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控诉:“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先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握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将希望寄予天地,但对“天地”的昏庸也不得不大胆质疑!关汉卿借窦娥之口将黑暗社会、贪官污吏骂了个狗血淋头!最后还让这些贪官恶棍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关汉卿不但控诉了元代社会的腐败黑暗,严惩了作恶多端的贪官歹徒,而且还不忘对世人进行反腐败教育。《状元堂陈母教子》一剧中,主人公陈母虽然原是官员之后,但已沦为平民。她望子成龙,竟要在家里建一个“状元堂”。他们在挖地基时,意外地挖出一窖金银。孩子们吵着说,这是老天赐给咱们的!陈母却果断地令孩子们将其埋掉,并说:“给孩子留黄金万贯,不如教子一经。”断然斩断了孩子们的贪欲私念!关汉卿在戏剧开头设计这个情节,抛出这么大一个诱惑,意在教育世人,贪念是毁人的陷阱!

接着他又写道,陈母的三儿子考中头名状元后,路过西川锦州,收了乡亲们送的“孩儿锦”,要给母亲做衣服。陈母不但不收,反而骂道:“辱子未曾为官,可早受民财,该打!”直打得他金鱼坠地也!还将这事告诉了为政做官的寇准,说:“此子不曾治国,先受民财,辱没先祖,依法教训咱!要不,我怕枉教人作念,俺一家怎能安心?”

关汉卿推崇的儒家廉洁文化,对于今天构建清廉社会生态仍有着现实意义。

现代文学就是要通过英雄的塑造展示人类理想中的勇气、正义、牺牲和智慧,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汉卿生活的乱世,他渴望英雄再世,横刀立马,抵御强敌,平息战火,护佑山河,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尉迟恭单鞭夺槊》一剧中,刘武周的大将尉迟恭在美良川之战中被唐军所围。他审时度势,不愿做没落势力的殉葬品,改弦更张,降了大唐李世民,可谓识时务的俊杰。在唐营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因尉迟恭曾在作战中打了自己一鞭,于是,便图谋杀害他,并诬陷他想叛逃。但他忠心不二,在李世民在榆窠园陷入困境时,面对“人一似北极天蓬,马一似南方天龙”的敌手单雄信,尉迟恭策马单鞭,出战截杀:“这一个枪去的疾,那一个鞭下的猛,半空中起了个避乖龙。那一个雄,这一个雄,结钉珰鞭槊紧相从,好下手的尉迟恭!”打得单雄信吐血伏鞍而走,救下了李世民。

李世民庆幸得了这员猛将,亲自设宴款待尉迟恭,说:“你是个领貔貅天下才,画麒麟阁上客。想当初汉高祖知人杰,便准备着韩淮阴拜将台……则要你立唐朝显手策、显手策!”李世民当即委任尉迟恭为“行军副元帅”,从此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参与唐初统一战争,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等势力,屡立功勋,成为一名英雄豪杰。

无论是《关大王单刀赴会》中的关公忠诚英勇精神,还是《尉迟恭单鞭夺槊》中的尉迟恭深明大义、为唐朝显手策,都是几千年封建社会进程中,经过儒家思想熏陶,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德偶像。这个道德偶像正义、英勇、坚毅、刚猛的品质,值得坚持和传承。

正人伦传道统。《山神庙裴度还带》一剧,正是反映了关汉卿呼唤“正人伦,传道统;理纲常,训典谟;整风俗,遗后人……”的精神祈盼。他要华夏复礼,孔孟行世,让仁义道德重现人间。剧中没有写中唐名相裴度力平淮西藩镇,襄助宪宗中兴的赫赫功绩,却特意写了他穷通否泰的小时候。那时裴度父母双亡,家境贫寒,无处安身,只得在城外山神庙落脚。但他人穷志高,每日仍坚持攻读孔孟。他姨夫要资助他经商赚钱,他不干,说:“我胸次卷江淮,志已在青霄天外。”寥寥几笔,一个年少有志的裴度跃然纸上。但尽管他能“配四圣十哲,定七政三才”,眼下却处在“红尘万丈困贤才”的窘境。恰在这时,洛阳太守被下了狱,其女儿四处奔波救父,有人送了她一条价值千贯的玉带帮助她。但她不慎将其丢在山神庙,被裴度拾到。裴度正衣食无着,拾到玉带不是高兴却想到了失主,“这是那个寻梅的官长们经过,跟随伴当们在此避雪,不小心忘了。倘若你那官人到家问你这玉带啊,他将什么还他?不逼了人性命!小生虽贫,我可不贪这等钱物”!当失主焦急万分地来寻时,他马上将玉带物归原主。这分明是“贫贱不能移”的观念使裴度呈现了道德贤良,人格方正!

至此,关汉卿还觉得裴度的形象不够高大,接着写道,洛阳太守冤案平反,官升都省参知政事,要招已考中头名状元的裴度为婿。裴度不为所动。后来还是洛阳太守的女儿彩楼绣球抛中了裴度,两人才花好月圆。到此,一位贫贱不贪财、高中状元不羡官的裴度就成了关汉卿笔下的道德化身。

同时,在《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一剧中,平民青年王大打死了残害他父亲的恶霸,官府追拿凶手时,王大、王二、王三弟兄三人争着受刑顶命,其母在官府要她必须三选一获罪时,毅然供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有意庇护两位前妻生的儿子。

关汉卿戏剧中讲述的拾金不昧、不趋炎附势、讲义气、敢担当这些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滋养。随着社会发展,借鉴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