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水袖流云承薪火 梅蕊凝香誉京华

——贾菊兰创新《打神告庙》艺术历程回眸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11-05

□王思恭

10月17日晚,中国戏曲学院“国戏风华”2025年展演季《梅花吐蕊·薪火相传》多剧种经典剧目专场演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蒲剧、昆曲、越剧等6个剧种的艺术家登台献艺,享誉京华。蒲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河东蒲剧新一代领军人物、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院长贾菊兰一出《打神告庙》艺惊四座,成为当晚一大亮点,为蒲剧再添盛誉。回眸贾菊兰创新、打造蒲剧经典《打神告庙》一剧的艺术历程,对启迪蒲剧艺术接力者的艺术创新很有意义、很有必要。

继承发展 创新《告庙》

1993年,16岁的贾菊兰经稷山县文化馆办戏校和著名青衣任金枝为时一年的强化培训,考入新绛县办戏校,师从蒲剧大师筱兰香,3年专业训练夯实了她唱念做打的功底。进入新绛县蒲剧团后,她凭借《花田错》《游西湖》《挂画》《桃花媒》《窦娥冤》《教子》等剧目崭露头角,很快成长为台柱子。外请导演徐小妹为她排导折子戏《打神告庙》,融入神奇多变的水袖功,为这出经典注入新元素,增加新内涵,使其成为她久演不衰的看家戏。

难得的是,年少的贾菊兰已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艺术感觉。她忆起早年在艺校学习期间,曾观摩万荣县蒲剧团武旦演员下腰舞双刀的表演,剧场效果强烈,突发奇想:何不将“下腰舞双刀”改为“下腰双甩袖”?她的想法得到老师的赞赏和支持,将敫桂英的水袖由4.5尺加长至6尺,设计出上桌打神后接下腰正反双云袖、倒扑虎下桌。为这一创新性特技,贾菊兰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为练好滑步双飞跪,她膝盖上磨破的血痂旧的未掉,新的又添,常常血透衣裙。这一大胆的艺术借鉴和创新,首演便获得观众现场披红挂彩的民间最高奖励!

提质升华 屡获大奖

一出《打神告庙》,使贾菊兰遨游艺海,雁飞蓝天,多次荣获各类奖励:

1996年,19岁的贾菊兰以该剧参加运城地区戏剧汇演,荣获优秀表演奖。这是她获得的第一个地区级奖励,坚定了继承创新、提高表演的决心和信心。一年后,在新绛县蒲剧团成立50周年庆典演出中,她的《打神告庙》得到田迎春、武俊英等名家高度评价。经武俊英力荐,她于1998年调入运城地区蒲剧团。从此时起,贾菊兰幸运地有了另一位恩师——武俊英。在武俊英和韩树荆、李泉水、高中秋等鼎力扶持下,她刻苦学习,博采众长,演出了一系列优秀剧目,而最出彩的还是每台必演的《打神告庙》。

2000年10月,在全区戏剧汇演中,贾菊兰以韩树荆重排、高中秋作曲、武俊英担任艺术指导、重新打造的《打神告庙》,获金牌奖,剧照登上《戏苑》封面,地区电视台为她录制了《水袖流云》专题片,艺术影响不断扩大。为提高演唱水平,她一边苦练独树一帜的“俊英腔”,领悟冯安荣八字诀演唱要领,一边拜师省职业戏剧学院陕军老师,学习科学发声。这让她在吐字、行腔、运气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唱腔艺术取得质的飞跃,《打神告庙》也演出了新高度,达到了新境界。

2001年8月,撤地建市后的运城市蒲剧团以一组优秀折子戏参加山西省第8届戏剧杏花奖评比演出。贾菊兰以浓缩版《打神告庙》参赛,塑造的敫桂英扮相清秀,表演细腻,特技运用恰到好处,达到“情、技、戏、理”高度统一的唯美境界,将性情刚烈的青楼才女对王魁负义的震惊意外、怨恨交加之中愤而打神、自缢身亡、以死抗争的情感变化,进行了精准深刻的形体外化。历经8年舞台实践,渐趋化境的水袖功特技,顺利摘回杏花奖。

2003年12月,她以《打神告庙》《陈三两》等经典唱段,加上刻苦练就的双笔反书绝技,一路闯关,获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年度总擂主;2004年9月,获中国戏剧红梅金奖;2006年5月,登上央视演唱《河东颂》,助力运城市成功申办全国魅力城市;2007年春节,又以《打神告庙》等经典唱段和书法特技,获河南卫视《梨园春》“首届擂响中国——梨园春专业演员擂台展演”十佳称号。

贾菊兰代表山西蒲剧,多次亮相16省市卫视晚会,扩大了蒲剧影响力。“河东才女”贾菊兰成了极具知名度的蒲剧新星,获评“戏迷心中最佳青年演员”。

夺梅摘桂 终圆梦想

历经20多年艺术历练,贾菊兰决心向戏剧演员的最高荣誉——中国戏剧梅花奖发起冲刺。剧团领导和业务班子为她排出移植剧目《情判》,最初市场反响不佳,便果断改排由青年编剧魏强、席凯编剧、席凯导演、高中秋作曲的《青丝恨》,《打神告庙》是全剧的核心场次。剧中增加了贾菊兰刻苦练就、已趋成熟的书画绝技,首尾跨越时空的灵魂拷问,舞台美术简洁大气。这出传统爱情悲剧以全新的风格和方式呈现于舞台,经过市蒲剧团40年团庆演出,北京、太原专家鉴定、评审、打造、提升,渐成精品。排演期间,贾菊兰左腿骨折,仍打上石膏、拄着双拐坚持排练。

2013年4月,在时任团长王艺华带领下,剧组远赴江苏海门市参加第8届中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剧目奖”等8项奖励,贾菊兰获“文化表演大奖”;随后赴杭州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评比演出,武俊英随团为弟子站台,众多戏迷专程前往观赏,演出大获成功;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中国戏剧第28届梅花奖颁奖典礼上,捧回沉甸甸的梅花奖牌。

擅以特技,绝活塑造人物,兼具慷慨激越“壮美”和抒情委婉“柔美”,是蒲州梆子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在蒲剧近现代发展史上,魏长生、王存才创造、完善了跷子功;阎逢春创造了翅子功,擅长胡子、梢子、翅子等;筱兰香首创眉户《表花》,在蒲剧《火焰驹》中首用“风搅雪”“两下锅”方式演出;经王秀兰传播,才有京剧和全国各大剧种不同版本的《表花》;武俊英的“俊英腔”开创了“蒲剧动听历史”……在《打神告庙》中,首创“下腰双云袖”和系列水袖功技巧,在本戏中首次将书画绝技融入增强观赏性,则是贾菊兰对蒲剧艺术的贡献。她的学生段丛珊以她排导的《打神告庙》及《凤台关》获杏花奖。时下,蒲剧舞台上旦角表演的下腰双云袖,均源自贾菊兰的首创。

《打神告庙》只是贾菊兰36年艺术历程中的一个闪光点,她对《送女》《火焰驹》《玉蝉泪》《初定中原》《枣儿谣》《党旗飘飘》《打金枝》等蒲剧经典的成功演绎,是她向广大观众交出的高分答卷。

她创新《打神告庙》的历程,除了提升剧目品位、丰富蒲剧特技,更印证了“有志事竟成”的深刻道理,为蒲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