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伯牙抚琴

来源:时间:2025-10-27

伯牙善古琴,子期擅长听音辨意。伯牙从小就对音律有极高的天赋,他拜师名门,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代杰出的琴师。一天伯牙行至山涧,晚上的江面风平浪静,伯牙兴致大发,携琴而弹,突然琴弦震颤,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有人在附近听琴,果然看到一个樵夫状的男子,他就是子期。伯牙与子期一见如故,伯牙邀请子期上船详谈,子期一见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造的。”子期又把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伯牙心中暗暗佩服。伯牙弹奏一曲《高山》,子期感叹道:“善哉,峨峨乎若泰山(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奏一曲《流水》,子期又叹道:“善哉,洋洋乎若流水(多么浩荡的江水啊)!”听到子期的评价伯牙既激动又佩服,终于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了,至此伯牙与子期惺惺相惜,成为生死之交,相约第二年中秋在此江边,伯牙抚琴,子期赏琴。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而至,但是子期迟迟没有出现。伯牙用琴声召唤子期,子期依旧没有出现,伯牙失落而归。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子期的下落,才得知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临终前子期留下遗言,让后人将他埋葬于江边,到中秋之时,他就能听到伯牙的琴声。知道实情,伯牙悲痛万分,他来到子期的墓前,弹奏了《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子期的墓前砸毁。伯牙悲叹道:“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认为只有钟子期才能听懂他的音乐,如今,子期已逝,就再没有人能懂他了。

(摘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和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