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2
□曹飞
周末陪女儿参加英语兴趣班少儿汇演,台上孩子们稚嫩的英文对话刚起,我便哈欠连连,沉下脑袋短短数分钟就鼾声如雷。侧旁家长一指捅醒梦中人,望着周围投来的不满目光与台上女儿噘嘴的嫌弃表情,我抬手连表歉意。端坐后,思绪信马由缰,奔腾至20年前的中学时代。
上学时,我得过奖也挨过罚。若无老师引导,我大抵会随波逐流,饥则食渴则饮,得过且过,人生毫无章法。
我初中就读于芮城二中,英语成绩一塌糊涂,上课总睡得不省人事。负责“警戒”的同桌有时也被我引入梦境,两人鼾声此起彼伏,直到英语老师揪着耳朵厉声责备,才强睁迷离双目,捧着书本自觉靠后墙站立。面对我们这两个对英语“油盐不进”的学生,老师满身疲惫。一次,她指着我的课本说:“你这书还新,过了期末考试还能退。王猛,你这书退不了,全是口水!”
这位老师名叫刘应芍,还兼任班主任。从初一至初三上半学期,她在课堂上从不苟言笑,敬业认真的教育方式和一丝不苟的授课态度,常让走神的我自责。我也曾努力过,用一整节自习课背诵单词,可课间吃个馍便忘得一干二净。那时总认为,上帝把我学英文的窗封得死死的,看不到一丝亮光。
尽管有我这样拖后腿的,但刘老师带的班仍是公认的重点班、火箭班,还多次获评优秀班级。一次,黑板上方的荣誉奖牌突然掉落,险些砸中正讲课的老师。中午,我从家带来手电钻,以课桌垒板凳,在同学的帮助下踩上去,重新钻眼安装,顺带把其他奖牌也钉牢。刘老师得知后,狠狠表扬了我一番,那是我唯一在英语课堂上获得表扬,让13岁的我觉得世界无比美好。
“先成人,再成材”是刘老师的口头禅,她常说:“成不了人,即便成材也是坏材。”一次课间,我埋头苦睡,英语课代表拿塑料发卡捅我,我抬头撞断发卡,她哭着告状。刘老师查明情况后,批评课代表不实事求是。忐忑的心得以平复,我们后排男生更觉得刘老师是“弱势群体”的支柱。还有次晚自习,两个高年级男生冲进教室要打人,同学们立即团结起来,挡架、报信、护人,待到刘老师赶来,两人已退。刘老师训话:“你们做得对,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以后再遇这事,稳住局面,不能胡来!”短短一席话,说得我们热血沸腾。
初三下学期,因为业绩突出,刘老师调入教育局。最后一节英语课,语文老师红着眼睛证实了传闻:“刘老师怕控制不住情绪,让我代她转达两年多的师生情谊,就不亲自告别了。”安静的教室里,女同学抽泣不断,男同学全低着头,连最调皮的同学也默不作声。
原来,学生时代最恐慌的不是老师的严厉批评,而是突然失去约束与指引的放任自流。如今回想,对老师的尊敬起初或源于对教条和成绩垫底的惧怕,但更倾向于是对老师刚正无私、德艺双馨的敬重。
再后来,我们毕业相继参加工作,一次在太原的同学聚会上,阔别多年的大家毫无隔阂,相互问候,争相模仿刘老师讲课的模样,学她丝滑流畅的英文对答与责备语气,引得满堂捧腹大笑。久违的爽朗笑声,是对懵懂学生时代的怀念,也是对已逝青春的致敬。
时隔20余年,但刘老师的谆谆教诲,一直铭记在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