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金代“贞祐宝券”钞版收藏前后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9

蔺永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笔者调入新绛县博物馆任职。当时的县博物馆既无办公地点又无住宿条件。

我就住宿办公在“龙兴寺”大雄宝殿内东侧偏房内。有同学友人调侃:“你与这些神像为伴,晚上出入不怕吗?”我说:“我是它们的‘保护神’,难道保护它们还会怪罪于我!”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多年。每天心里装着大大小小的事情,从睁开眼到睡觉,一天忙忙碌碌,也觉得其乐无穷。

一天,一件意外的大事降临了。上午11时左右,突然进来一位朴实忠厚的壮年农民,他将毛毯中裹的一块东西往我的桌子上一倒,东西用报纸左一层右一层包裹着。我急忙倒了一碗水让其解渴,又让他擦把汗坐下歇一下。我把一层层报纸剥开,露出了一块锈迹斑斑的铜版,看见“贞祐宝券伍拾贯”字样时,我的心在激烈跳动,眼睛也放出光芒。壮年男人正在喝水擦汗,没有注意我的表情,我立刻冷静了下来,让其喝水休息。此刻我详细端详了此件东西的细节,这块铜版上醒目的大字是“贞祐宝券伍拾贯”,其下边文字是“奏准印造平阳太原府两路通行宝券并同见饯行用不限年月许于平阳太原府路官库倒换钱券”。

阅文后我的脑海中泛起中国钱币史的浪潮,“贝币”“秦半两”“汉五铢”纸币及白银黄金等,货币以不同的介质在历史的长河中流通了几千年,到宋代世界上才有了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是用金属版转印的纸币。这块锈迹斑斑的铜版,转印出纸币是平阳、太原府之间转换货币的倒换券,像现代银行的汇票一样,方便了两地间货币交流。想到这里,我断定此物是件罕见的珍贵文物,而且国内已发现过一个“贰拾贯钞版”,这可是伍拾贯大面额钞版,此物能在新绛发现,实属一件破天荒的大事。绛州在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铸钱的重地,出现印纸币的原版尚属第一次,真是喜从天降!纸币的发明出现在世界货币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纸币具有轻巧、携带方便又安全的特点,这是金属货币远远不能比的优势。其在促进商业贸易活动,对经济的繁荣、社会政治稳定、各地交流都起到积极作用,我越想越觉得此件文物含金量太高。

我首先问清楚来人的籍贯、姓名,接着还询问了此件文物发现的来龙去脉,并做了详细的笔录。此人名叫黑月娃,当年有40多岁,是泉掌镇梁村人,一位憨厚朴实的庄稼人。此物是黑月娃在梁村破庙遗址盖房时发现的,原来存放在一个黑缸中,其中还有几个小黑碗。黑月娃问:“这个有用吗?”我说:“当然有用”。他接着说:“是同村的一位长者说,送到博物馆看看有没有用,我就这么来了。”

接着我向他说明了“地上地下的文物均属国家所有”的政策,并表扬了他将文物交给国家的精神可喜可贺,我们会奖励他这种行为,告诉他近两天我们会去看他。

黑月娃因进城还有其他事,休息片刻放下东西就要走,我热情地送走了他。我急不可待地叫来徐刘安馆长,告诉他这天大的喜事,并详细介绍了此件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及在全国同类文物中所占据的位置,他也有点兴奋。我随之建议:给这位捐献者奖励现金及暖水瓶、毛毯、被子等日用品;让馆长与乡镇联系,择日在梁村召开一次表彰奖励大会,宣传捐献文物的政策及常识。徐刘安也同意我的意见,只是有点为难。他说咱没钱,我说借钱也得办,此事非同小可,没法用金钱衡量,咱们是新建馆,何不利用这个典型好好宣传一下。

经与上级协商,事情总算按原计划进行。奖励表彰大会效果很好,引起了全县轰动,从此“金代贞祐宝券伍拾贯钞版”成为新绛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山西省文物局得知此事后,在多次出国展出中都点名上调借此件文物,向世界宣传中华文明的故事。

此“贞祐宝券”与其他出土宝券“诸路通行”不同,只在平阳与太原府之间通行,在金代所有发现的钞版中实属极为罕见,属于历代钞版中难得的“珍品”,为研究金代钞版法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因新绛县博物馆保管条件有限,此“贞祐宝券”一直保存在山西省博物院库房中。这是新绛县博物馆1984年建馆以来收藏到的第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为后辈儿孙留下了千年的文明宝物,我们这些文物守护人颇感欣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