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5
前不久,盐湖区蒲剧团精心打磨的新戏《曲圣关汉卿》精彩上演。首演现场,观众掌声迭起,好评如潮。此剧的成功演出,离不开该团全体演职人员的用心付出。由此,不禁想起该团排练厅门口刚刚悬挂的一副对联,“朝朝演练,功从基础筑;岁岁钻研,艺自细微来”。
这副对联由稷山县诗联学会黄校泽编撰,我市书法名家原旭东书写。全联紧扣排练主旨,切地、切事、切人,实用性、艺术性、文学性兼顾。联作由“演练”切题,从“钻研”引申,承接“功、艺”,转向“基础、细微”,将大厅的功用、排练的要求、曲艺的追求阐述到位,可谓匠心独运、雅俗共赏。
该联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既警示艺术提升的真谛,又阐述戏剧表演的精髓。上联“朝朝”以叠词强化时间上的连续性,凸显艺术修炼的日积月累的特性;“筑”字用得妙,既暗示了功夫如建筑般需层层垒砌、扎实稳固,又暗合“筑基”这一传统文化中关于根基修炼的理念。下联进一步深化对艺术的追求。“艺”,有对演员“艺术之功”日复一日、千锤百炼的要求,又引申戏剧“艺术发展之功”中基础的重要性;“细微”一词,不仅指技术上的细节,更指向艺术表现中那些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的精神。
再欣赏原旭东的书法创作,古朴苍劲、功力深厚。看那起笔收笔,笔画厚实,变化流畅,如“朝朝”“岁岁”等字,尽显笔力雄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字与字疏密错落,既呼应行书灵动,又因颜、魏熔铸而添古朴厚重,布局上与建筑适配,联墨交融。能把几种书风这么自然糅合,绝非一日之功,足见书家对笔法、字法之精研,真是斫轮老手。
联墨双璧,蒲艺生辉。一时间,书法、联语戏曲、建筑有机融为一道文化“小品”,只教人回味无穷。陈小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