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节水理念,融入城市肌理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14

2025年5月11日至17日是第34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节水宣传周的主题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

作为省级节水型城市,我市相关部门如何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又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5月13日,记者采访了市城市管理局节约用水中心相关负责人。

制度刚性约束

节水渐成自觉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必要资源。作为城市中用水量相对较大的主体,非居民用水户的日常用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城市水资源的消耗量。因此,加强对非居民用水户的用水量监测管理,便成为建设节水型城市的重要一环。

2020年8月,根据国家、省、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市发改委与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印发了《运城市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自2020年年底开始,在我市中心城区逐步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据介绍,自这项制度开始实施以来,该中心根据供水公司提供的非居民用水户用水量数据,依次按照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1000立方米、500立方米的标准,将中心城区用水量靠前的非居民用水户逐步纳入监管范围。截至目前,纳入监管范围的非居民用水户已经由第一年的200余户增加至679户,监管率已达90%以上。

据了解,该中心主要依靠运城市非居民用水大数据管理平台,对非居民用水户实施超定额累进加价管理。每一季度,平台会根据各用水户上报的用水信息和最新版《山西省用水定额》,计算出该用水户当季的用水定额,再将其与供水公司提供的该用水户实际用水量数据进行比对,按照制度规定的分档水量和加价标准,确定该用水户当季是否超过用水定额,对于超过定额的,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其应缴纳的超额加价费用,并反馈给相关供水公司。

“刚开始部分非居民用水户超额量较大,我们会了解其用水情况,并进行提醒。慢慢地,一些用水户特别是生产型企业为了节省用水成本,会主动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制度性约束逐渐看到了成效。”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节水设施加持

损耗显著降低

城市节水,不仅需要通过制度约束减少用水量,还需要利用节水器具和设施降低水资源损耗。

为减少水龙头上的浪费,提高用水效率,自2021年以来,该中心持续在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开展龙头水嘴节水器安装工作,将原来不符合节水标准的龙头水嘴全部淘汰,并更换为新型节水水嘴。截至目前,已在中心城区安装节水水嘴2000余套,基本实现公共区域节水器具全覆盖。此外,该中心还在本单位建设了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和全自动浓水回收系统,并向各机关单位推广。

城市园林绿化部门也在通过更新用水设施实现节水增效。2024年春季,中心城区智能浇灌系统全面建成投运,整个项目覆盖中心城区河东街、铺安街、条山街等10条城市道路,可实现长度约42.5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绿化自动灌溉。依托智能浇灌系统,灌溉方式转变为更高效、更节水的滴灌漫灌相结合,有效降低了绿地灌溉养护成本,提高了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宣传持续发力

理念深入人心

全社会节水意识的增强,离不开节水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普及。今年节水宣传周期间,市城市管理局节约用水中心深入中心城区南风广场、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开展节水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显著位置的宣传栏、LED户外显示屏等媒介广泛进行同步宣传,同时还动员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宣传,营造浓厚节水氛围。

5月13日,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活动现场,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展板、发放节水宣传册和环保帆布袋、现场咨询等形式,向该校师生宣传普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生活节水小常识和小窍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知识,推动节水减排、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今天节水宣传走进学校,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水的认识。面对我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我们更需要提高节水意识。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习惯,珍惜、爱护水资源。”该校一名学生说。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在完善节水制度机制、推广节水器具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节水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动员广大市民共同关注水资源,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让节约用水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记者 祁克宁 樊慧敏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