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小区生命力来自文化的呼吸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14

近日,读了关于鼎鑫华府小区治理的报道,感慨颇深。一个小区竟能将治理做得如此精细且独具特色,实在令人钦佩。

文中,鼎鑫华府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小区以文化为核心,打造了多个特色文化园。这些文化园不仅是休闲之地,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漫步于此,仿若置身文化大观园,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历史与文化的故事,于潜移默化中熏陶居民,提升其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

除文化建设外,鼎鑫华府的物业服务同样可圈可点。“管家式”服务是其一大特色,每两三栋楼就配有一名管家,精准服务业主。业主的合理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这种贴心、细致的服务,让业主住得安心、舒心、放心。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突发问题,管家们都会全力以赴帮助解决。

鼎鑫华府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是,它重新定义了“配套”的哲学内涵。那些超市、餐厅、医疗中心构成的“1+1+N”网络,本质上是在解构城市功能的中心化分布模式。这种自足性空间生产,暗合了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中的“再现空间”概念——居住者不仅消费空间,更通过日常实践重新定义空间意义。当居民在小区内就能完成大部分生活需求时,小区便真正实现了从物理容器到意义载体的蜕变。

应当承认,当下中国社区治理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不少小区不缺精细管理,却缺乏灵魂。而鼎鑫华府的价值在于证明文化可以成为小区治理的“操作系统”,而非可有可无的“应用软件”。那些被多数开发商视为成本的文化投入,在这里转化为小区认同的黏合剂和资产增值的催化剂。这种治理智慧提示我们:良好的小区生态需要培育文化根系,需要服务提供者卸下管理者面具,换上生活伴侣的角色装扮。

漫步鼎鑫华府的文化景观中,我们能清晰感知到一种空间政治学的微妙实践。这里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都在进行着温和而坚定的文化言说,它们共同构成一部立体的社会学文本,讲述着如何让居住回归“诗意栖居”的本真状态。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区开始追问“我们是谁”而不仅是“我们有什么”时,鼎鑫经验或将成为重要的参照系。毕竟,真正的小区生命力永远来自文化的呼吸,而非混凝土的沉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小区借鉴鼎鑫华府的经验,打造出更多温馨、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让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秦晓舟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