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在俗世的人间烟火中徜徉

——读李立欣《南风薰兮》有感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3-21

□乔泰鸿

李立欣的散文集《南风薰兮》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前,其实关注他的“淇园散文”公众号已很长时间,阅读体验尚佳,能感受到所呈现的都是作者孜孜矻矻的心血力作。那些东西似乎在他心中一直鼓荡,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总览其作品,就内容来说,反映乡村生活多,描述城市生活少;就风格来说,乡言俚语多,成语格言少;就年代而言,写过往生活多,写当下生活少。似乎陈年旧事、乡俗民情、地域风物,更能激起他的创作灵感。可能那是作者心中最柔情的弦,一旦拨动,便会激情四射,汪洋恣肆,人物活灵活现,笔墨酣畅淋漓。

这种主题选择、表现形式,有意无意地契合了以前文学界对山西作家风格的标志性称谓——“山药蛋派”。

老一代的山西作家,马峰、西戎、赵树理等,因为作品的主题大都反映的是农村和农民问题,叙事时也尽可能使用方言俚语,所以被贴上“山药蛋派”的标签。

淇园散文虽然承继了山西文脉的黄土风情,但主题的呈现却和前辈大相径庭,更生活化、趣味化、平民化,摈弃政治图说,关照内心感受。笔下的人和事都是没有经过渲染修饰的生活底色,所以有感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晚明散文大家袁宏道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理念。意思是作者要关照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愿望,表达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想法,不要为政治氛围和前人的写作范式等条条框框所干扰束缚,张扬个性,表达自我。

淇园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实践了这种创作理论。写人写事都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文章布局谋篇、起承转合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述方式,不迎合、不刻意、不造作,不煽惑。他在自己的意识王国里遨游,笔之所触皆是我经历过、我感受过、我品尝过,这些人和事已融化进血液,反复研磨考量才诉诸笔端。因为深思熟虑,所以得心应手,感动自己同时也感染了读者。难能可贵的是,他目光投射的主角都是普通百姓,并非达官显贵,这应该不是作者的刻意选择,而是遵从内心的召唤。

写家乡的美食是淇园作者的拿手好戏,大约舌尖上记忆是古今文人的相同嗜好。

孔子好肉,李白善饮,苏轼不但好吃,还善于创造,东坡肉、东坡肘子流传至今。袁枚更是吃货极致,他不仅记录自己的吃喝史,还以文言随笔的形式写出研究专著《随园食单》,详细介绍当时流行的南北菜肴的选材和制作流程。周作人因为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或颓废的点心”,被人诟病“不顾民生艰难”。他辩解道:我们于日用的必需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像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淇园散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与吃喝有关的人和事,下足了“嘴”上功夫。可能作者成长在困难年代,物质不富裕,生活艰辛,经年累月粗茶淡饭,于是对美味美食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他写吃有个特点,不说山珍海味,目光始终聚焦在百姓享受得起、极具地方特色的家常饭:饼子、水饺、韭花、熬菜、洋槐花、猪头肉、咸韭菜等。而且,不厌其烦,描写精到细致。

写葱:葱是北方人味觉上迷人的芳香,介于蔬菜和调料之间。晋南的葱硬朗、壮气、辛味重,生吃有生吃的清爽,熟吃有熟吃的美妙。葱花一烹油,灵魂就散飞。一把葱花裹在烫面里,不管是烤出的葱香,还是焖出的葱香,味儿都聚在饼子里,想溜,也流不出多少,就那么与面饼缠绵着、浸透着,在炭火中相融着,最终成就了一方美食。那金黄色的葱花饼,注定是炉火上的风流,火鏊上盛开的花朵。

写萝卜:萝卜条儿拌了盐,萝卜丝儿摊了席子,十天半月下来,萝卜条晒成干,萝卜丝脱了水,那种生鲜的模样没了,黄褐色,像烟丝。几十斤的萝卜晒成三五斤,后半年,抓一把,泡了水,切葱丝、芫荽,加香油、米醋,萝卜早不是那个萝卜,有了阳光与风的味道。

但凡能把吃喝写得如花似锦的人,都是和生活达成和解的旷达者。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在把生活艺术化、趣味化这一点上,淇园作者和前辈文化人可谓前后呼应、交相出彩。

内容决定形式,要表现黄土地上的风情,必须用接地气的语言去描述,文风质朴是淇园散文的一大特色。在大众可认知的范围内,尽量用方言土语,彰显浓郁的地域特色,把原汁原味的文化积淀表现得淋漓尽致。土话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勾起回忆,让人浮想联翩,眼前立马浮现那些曾经的生活片段,回味无穷,倍感亲切。这种阅读体验很有画面感,中规中矩的文字语言达不到那个效果,而作者是信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

永来爹说读书没用:念个高中又能咋?高中毕业,莫球一些;牵个奶羊,捋个树叶;别个钢笔,干活尤轻;队长一说,脖子一捩。

油酥饼好吃:矮凳子,小桌子,蓬蓬底下咥饼子。一碗万荣凉粉,醋倒一股子,蒜舀一勺子,芥末辣椒一搅,香舌头爽嘴。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用家常话说家常事,搜罗整理记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者可谓用心良苦。

老一代的文化人有个特点,渡尽劫波历尽沧桑之后,回归世俗生活回归书斋,佛性十足,为人不谀不媚,为文淡雅平和。散文大家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蒲桥集》,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都有这种心性。“半是儒家半释家,光头却不着袈裟。旁人若问其中意,请到寒宅吃苦茶”,淇园散文似乎也有这种意味,自然、随性、看破、自洽,在展示乡土风情中找寻心灵寄托。走过人生风雨,看惯过眼繁华,回归自我,在琐碎平凡的人间烟火中寻觅一种恬淡自适,不偏激,不尖刻,不宏大,不造作,在自然心性中,让文字的小溪汩汩而出,缓缓流淌。品咂之下,没有酒的暴烈,没有醋的尖酸,倒像饮一壶老树茶,滋味醇厚绵长;又像和长者谈古,絮絮叨叨从容平淡,享受那难得的内心安宁。

公之于众的作品,不能随意为之。从文字的雕琢,主题的凝练,内容的厚重,分寸的拿捏,都要深思熟虑,穷尽心力,拿出看家功夫。只有这样呕心沥血的作品,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才不会亵渎“文化、文学、文明”这些高尚字眼。不迁就、不敷衍、有实力、有水平,才会感人心魄。淇园散文的高关注度、高浏览量,就是读者对作者的认可和欣赏。

如他所说:淇园散文定位晋南的乡土乡俗,探索地域性方言魅力,着意细节刻画,追求情节表述趣味性,以自我的音乐意识与绘画理念觉悟文字的节奏与画面感。以自我情怀达意乡土民俗。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人。淇园散文是黄土高坡上的田园牧歌,将在河东文化史上留下厚重的一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