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漂洋过海的中国书法课堂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3-21

记者 游映霞

今年春节期间,亚欧大陆西部,在“欧洲首都”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缕“中国书法研习”新风悄然流行于当地华人圈,不少华人及外国友人在甲辰龙年新春与国粹书法不期而遇,“撞个满怀”。

董友民在比利时孔子学院举办书法活动,右二为比利时孔子学院院长。

1月27日,一抹抹鲜亮的“中国红”点染了卢森堡市中心的老佛爷百货公司。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龙年新春盛会吸引了数千名民众聚集于此。两条巨龙栩栩如生贯穿市区,卢森堡市中心多家店铺点缀的中国春节元素,装点了整个城市。在这其中,书法元素的融入为这一时刻添彩不少。

一幅幅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出现在人头攒动的商业步行街、风格独特的中式餐厅、文艺典雅的华人学校……这些蕴含着中华古老文脉和艺术之美的书法作品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运城临猗籍书法家董友民书写。东方韵味与西方风情交织叠加,成为当地一道新的亮丽风景。

远在异国他乡,还能与书香结伴,感受中国文化的“热气”,喜出望外之余,布鲁塞尔的华人们又多了一种新的向往,许多人找寻到久违的文化归属感与亲近感。跨越近万里征程,打破民族的界限,书法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书法展棚前,董友民向卢森堡民众送“福”。

书法,打开交流的大门

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龙年新春盛会让往日里热闹的街道更加沸腾,老佛爷百货公司前,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展棚汇聚展示中国食物、书法、灯笼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各界人士。书法展棚前,翰墨飘香,华人同当地友人互相招呼,拿一张红纸,领取新年“福”字,祝愿龙年行好运。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两鬓泛白、精神矍铄的书法家,一丝不苟地提笔忙碌着,为大家送祝福。短短一分钟内,用篆隶楷行草等字体写成的福字便跃然眼前。书家名叫董友民,今年65岁,几个月前随同女儿到比利时短住。

手举“福”字,身旁的翻译人员为当地友人讲解中国福字背后寄托的美好寓意。“拿到书法作品,外国友人心里高兴极了,争相和我们合影。写福字、贴春联是我们华人过新年的重要仪式。或许他们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他们知道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就像他们的圣诞节一样。”在董友民看来,书法作为特定的传统文化符号,也是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

董友民在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教孩子们写书法。

卢森堡位于比利时、法国、德国三国交界处,同比利时一样,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文化交流的良好条件,不同地域、背景的人生活在这里,让这里天然地成为文化交流、碰撞的汇聚地。

由于女儿工作外派,为了照料幼孙,董友民同妻子踏上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土地,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布鲁塞尔华人面孔较少,语言又成了一道不小的障碍,让初抵此地的董友民倍感陌生。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在外孙同学的生日会上,董友民“心中的火焰”被点燃了。他拿起熟悉的毛笔,在洁白的纸张上挥舞着,书写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书法作品。在这一刻,他用自己的文字述说着自己的故事,传递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更让这个陌生的城市看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

1月20日,在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举办的15周年校庆“中国日”活动上,校方精心安排了一场书法展示。为了让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校方特地邀请董友民讲授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课。学生们亲身体验着挥毫泼墨的乐趣,领略着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燃起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就是从这堂课以后,大家喜欢上了董先生别具一格的书法课堂。

汉字,源于生活的艺术

2月10日,大年初一,董友民的第二场书法课堂在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举办,十几名年轻学子围坐一起,热烈地谈论着。

“董老师,我们今天学什么字?”书法课堂上,孩子们围着董友民问个不停。“福字为什么这样写呢,饱含着祝福的寓意?”书法课堂上,董友民抛出了一个问题,引导欧华汉语语言学校学生踊跃发言、互相交流。关于汉字“福”的思考,在现场的学生中层层展开,大家兴致盎然地讨论互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交流氛围。

蘸取墨汁,用毛笔一点点写出一个甲骨文字,陌生的字形、圆润的线条、方正的形状,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接着,董友民从“福”的甲骨文构形讲起,为大家剖析,揭开了谜底。“左边偏旁的是祖先的牌位,右边上面是酒器,中间是双手捧起的放置了食物的盒子。古人用这样的仪式缅怀先祖,以祈求来年好运,这一习俗自古沿袭至今,已成为我们的优良传统。”由此类比,在讨论甲骨文的“春”字时,不少学生立马会意,迅速抢答“三株小草,上面的太阳,是指万物生长,这就是春天”。

书法课堂在比利时受到欢迎,这是董友民未曾想到的。不少听众反映他的书法课特色在于以有趣的讲述方式给大家“补课”。

“会写汉字很重要,更要加强对汉字字义的了解,这才是真正掌握中国书法的第一步。”董友民意识到,学习传承中国文字的有效形式,就是要兼顾文字和文化。怎么才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否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书法的分类、书体的特色、书写的要领原原本本地讲出来。经过几次实践教学后,他还是确定了书法课堂的基本形式:用甲骨文讲汉字字形演变,以书法为载体,充分保留文化底色。

汉字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延续的体现,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学汉字的人可以学会写字,感受汉字字形的艺术美,但是希望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董友民说。

2月6日,董友民受邀在比利时孔子学院开讲。一群来自我国的青少年看到甲骨文后,瞬间产生了共鸣,仿佛回到了熟悉的传统文化里。识读甲骨文,了解字体背后的故事,他们真切感受到造字的玄妙。

“中国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显示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中国书法史开端从文字记载开始,最早出现的甲骨文字,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起源。”董友民认为,汉字是文化的艺术,更是生活的艺术。

视频,挖掘汉字的故事

从书法创作到钻研汉字,30余年来,董友民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带网友猜写金文、小篆等。他的多幅书法作品还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对汉字这个中华文化符号,他感悟颇深:中国文字精妙博大,古人造字的文化研究更是精深。

退休后,董友民萌生了打造让普通群众了解汉字起源、体味汉字之美的学习平台想法。他说:“无论中国历史研究人员,还是考古专家,不懂中国字无法深入开展研究,只有弄懂古文字,才能讲清楚中华文化。”

2020年,在临猗县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下,董友民开始制作公益书法课堂纪录片《字源墨趣》,每集围绕一个汉字展开,讲述它的甲骨文字形及演变,并在今日头条平台播放。董友民介绍说:“视频中的每帧画面,需要看数十遍,要把引经据典的内容转化为字幕文本,要做到反复考证。”确定主题,写稿、拍摄、剪辑、导出……十余分钟时长的视频,制作起来往往需要好几天。

“不只是要考究字源,更要让大家了解每个字要表达的含义,只有字斟句酌地细致打磨,才能让观众真正学到东西。”董友民说。考虑到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要在时长较短的视频里传达充足的信息量,对于许多人来说,刚开始的书体学习,仅靠跟着步骤、模仿书写并不算真正理解了每个字的概念。在与制作团队讨论过后,董友民决定从字形起源讲述,再到如何书写,直至最后普及书法大家的书写手法。

为了保证视频内容的准确性,董友民查阅《说文解字》等专业字书,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提前查阅各类古籍,反复研读好几遍,力求内容的真实可靠。

坚定文化自信,用文字续写千年文脉。“中国书法热,也正说明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强的认同感。”董友民及其书法探索,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人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书法魅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