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2-09
□曹中义 武安亭
年俗文化又叫年节文化。“河东最早叫中国”,中国年俗的“根”也在这里。
河东传统年俗有哪些呢?
初一,欢天喜地庆新春
民国版《临晋县志》载:“夏历寅月朔,为元旦。前数日,人民煮油食、蒸馒首、购枣、柿、胡桃并鞭爆香纸,以供祭祀之需。是日鸡鸣即起,振竹爆、焚柏叶以辟恶。祀神及祖。启户,卑幼拜尊长,次拜亲属,曰拜节。灶前树枣山,以面为之。隙处实以枣。祖位前则以面作浮屠式,亦粘以枣,名曰节节高。祀马王用羊肉,民俗以马王系回教,故也。”
大年初一,鸡叫头遍时(凌晨3点半左右),人们竞相早起,穿戴一新,开始放爆竹,点燃柏楼,争先恐后,以先燃着为吉,俗称“点旺火”,以防“年兽”。霎时,毕毕剥剥的旺火声伴着燃烧的柏枝,释放出浓浓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一连数日不散。家长带着子孙开始祭神祭祖。
新年为岁首,第一件要事就是祭祀祖先。祭祖是崇拜祖先的一种方式,来自人们的祖先信仰,民间祭祖最隆重的莫过于春节,祖先的牌位都是有规格的,长一尺二寸、宽三寸的带座小木牌,圆头方底,头底为黑色,中间为白色。正面写祖先官位、姓名字号,背面写生卒年月。一般在子夜前后、开门放炮之前,祭祖活动开始。牌位前摆放好美酒佳肴、时令果品,家长点燃香纸蜡烛后,率子孙行叩祭礼。祭时要格外恭敬、虔诚。从初一到初三,每日晨昏各焚香祭拜一次,祈求祖先带来好运。
祭祖之后,晚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早饭吃饺子,前三碗先献祖宗。饭后开门启户,晚辈先到本族长者家里拜年,然后到邻居家中拜年,无论在何处,碰到人便相互抱拳互说“新年好”。午饭是大餐,全家人围坐一桌,晚辈给长辈敬酒。午饭后,劳作了一腊月的妇女像放了假一样,开始串门互访,或到村巷、打麦场的秋千架下荡秋千。
荡秋千是河东春节中重要的体育娱乐活动内容之一。其中最有名气的是永济(原虞乡县)枣圪塔村的“五挂秋”,即在一副秋千架上,挂有5个秋千,可同时供5个人荡游,并互不相扰。它的结构形态特别,独具一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在河东大地久负盛名,是枣圪塔先辈们创造的农耕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系辞·说卦》云:“天地之数,以五为贵。”所以“五挂秋”表示了“贵”“美”之意。10条粗壮长麻绳和12个碾麦的石碌碡,则寓意着10天干和12地支之数。秋千天网上用麻绳组编成的七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两个长方形、两个梯形及正中央的一个五角星图案,原有八卦之说。网上各端点缀的柏枝,乃是祝愿荡秋千的人们青春不老。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多在中间主秋千上相互竞技,有单人荡、有双人荡,各展风姿。顽童、少妇则在两旁较低的秋千上游弋嬉戏,开怀笑语。民国文人阎澍林的秋千联,堪称绝妙好词:“云梯高纵攀龙客;月殿遥迎折桂人。”“红粉佳人裙拖地;白面书生履翻天。”“红粉对面,两双玉手挽复挽;玉肩并起,四个金莲颠倒颠。”
初一早饭后,各村的庆春锣鼓“咚咚”响起,并开始游村游巷,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河东地区还流行着春节“穰院子”的习俗,即头年搬进新院子的,锣鼓队就会主动依次上门“穰院子”,一是庆贺乔迁之喜,二是相信铜器可以避邪。用锣鼓在新院中进行表演,闹个新春满院红,以图吉利。
锣鼓在河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相传殷商帝太戊时的大臣巫咸发明了鼓。巫咸是夏县人,所以河东地区的鼓文化历史悠久,特色显明。如新绛的威风锣鼓,万荣的软槌锣鼓、丁樊锣鼓,稷山的鼓舞,垣曲的花敲鼓,永济的黄河锣鼓,盐湖的蚩尤战鼓,闻喜的马拉鼓车等。“鼓法天、钟法地。”在铿锵有力、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鼓的节奏带动着人体的律动,刺激了人的情态,使围观的人们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共同享受着新春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初五,“破五”“送穷节”
《临晋县志》载:“寅(正)月五日,帚扱(xi)粪壤箕而出之,曰送穷或弃敝衣,其意则一。”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家里往外放,边走边放,到门口往外一扔,意即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让它们离得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主题,因从除夕夜晚到初四夜晚,一般不许搞卫生,河东民间多数人家将垃圾和柏枝灰、放鞭的纸屑堆在院子中间,用大盆或簸箕盖上,防止风吹散。到破五这天,人们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将垃圾送出大门,堆放在一个角落里,再拿来一个爆竹放在垃圾堆上点燃,“啪”的一声,仪式结束,一切“穷气”都给赶跑了。但点燃后,不准回头看。
“破五”又称“送穷”。传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马氏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马氏本来就很让人讨厌,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专门“破”她,让她“即归”,就是马上滚回去吧!特别有意思的是,破五食俗为吃饺子,而在吃的时候要把饺子戳破再吃,以应“破”字。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临晋县志》载:“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前后三日均燃灯演剧,虽无海鳌风云之观而南油西漆目恒满焉。妇女夜游不禁,如放夜。然又曰游百病,谓一游而百病可除也。乡村妇女多于是日入城,谒庙行香、观剧并至县署,恣意游玩,即监狱、看守所等处,无不周历,或出钱物布施罪囚,以求福利。其人民嬉戏诸技艺,则有高抬、柳木棍、妆演戏目,游行街衢,夜又有龙灯、竹马、旱船、太平车等,金鼓喧阗,观者如堵,俗谓之闹社火(省垣谓之闹旺火),不昼不夜,歌谑欢呼,举国若狂,殆滥觞于大傩云。”
以上记载,较全面地记述了正月十五的热闹景象。相传汉朝时,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把持朝政,封诸吕为王侯。吕后死后,吕产、吕禄等人企图发动叛乱。周勃、陈平等人在正月十五那天,彻底清除了吕家势力,立刘恒为汉文帝。此后,汉文帝每年正月十五之夜,都要微服走出宫院,到民间与民同乐,以作纪念,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道教兴起后又把天、地、水人格化,尊称三官,又称三元,以节日相配,俗称上元天官管施福,正月十五日生日;中元水官管赦罪,七月十五日生日;下元地官管解厄,十月十五日生日。故又分别称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因天官管施福兼有全年平安、万事遂心的意思,所以特别受人敬重。民间传说天官住在天上,日月是他的灯,所以说他喜欢光明,因此人们便在正月十五他生日这天,张灯结彩表示敬意。“元宵”的本意是:元为始、为首、为第一,宵为夜。由于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把它定为节日,叫“元宵节”。河东民间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开始、十六结束共三天三夜。其主要内容是燃灯演剧。
说到演剧,河东是蒲州梆子(蒲剧)发源地,村村有舞台,村村闹家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历史传承。除专业剧团外,地方特色的小剧种亦有数十种之多,仅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蒲州梆子、永济道情、临猗眉户、临猗锣鼓杂戏、芮城线腔、芮城扬高戏、芮城木偶戏、垣曲怀梆戏、夏县蛤蟆嗡、夏县弦儿戏、绛州皮影戏、平陆高调、万荣锣鼓杂戏等,这些非专业剧团是春节闹家戏的主力军,均粉墨登场、各呈异彩,活跃在广大农村里,形成了元宵节一道亮丽的风景。
元宵节是妇女一年中最惬意的节日,可以夜游不归,并有一个名字叫“游百病”,核心意义在于通过外出游览散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所以,在元宵节期间,农村妇女难得进城游玩,除观看戏剧和社火热闹外,进庙上香者居多。虞乡的妇女多数到娘娘庙拔花求子。今临晋县衙、文庙是元代建筑,有兴趣的不妨在元宵节或抽暇去临晋县衙瞻古思今,体味历史。
元宵节最火爆的场面是闹社火,让幼童或少男少女扮演戏剧人物,高高地悬在台上穿街而过,格外令人注目。游人如堵,踩高跷开道的甩着“叭叭”的麻鞭在人头上炸响,令人忽前忽后地拥来拥去。手擎三眼铳开路的先锋,随着炸雷般的响声,令许多人胆小地捂住耳朵。狮子、龙灯、竹马、旱船、霸王鞭、秧歌等表演队伍,一拨接着一拨。保留至今,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项目多达数十种,如稷山走兽高跷、高台花鼓,万荣抬阁、花鼓,绛县飞龙,永济背冰、亮宝(花伞)、飞狮、耍玄,盐湖龙灯舞、侯村花船,垣曲霸王鞭、武高跷,闻喜马拉鼓车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使元宵社火达到了高潮。
元宵夜的主题是燃灯和“放火”。到了晚上,到处是灯的世界,各式各样寓意丰收和吉祥的生肖灯、莲花灯、鱼灯、西瓜灯、宫灯、走马灯、谜语灯等,五颜六色,造型生动,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儿童们,一边跟着大人观灯,一边手上提着纸糊的灯笼,或手中燃放着“香花”,参与其中。对儿童来说,十四夜叫“试灯”、十五夜叫“正灯”、十六夜叫“烘灯”。前两夜小心翼翼,第三夜故意抖来抖去,让蜡烛倒下把灯笼点着。“放火”是将各种爆竹绑在架子上作成造型,点燃后纷纷爆炸,有旋转的上升到半空爆炸并形成一定形状的,有掉在地上旋转移动人称“油老鼠”的,不一而足,十分好看。还有冉冉而上的“孔明灯”,令人仰脖子观望许久而不灭的。
最惊险刺激的是“火流星”和“打铁花”。玩火流星的如杂技演员一样,上下左右,翻转腾挪,两颗红火炭在空中不断地变换花样,让人目不暇接。“打铁花”最早起源于安邑。相传春秋时期,韩、赵二国联合攻打魏都安邑,魏国猝不及防,一位工匠情急之下,将正在冶铸兵器的铁水舀出,奋力泼向敌军。火红滚烫的铁水抛出后,向四周飞溅,顿时夜空中飞花碎玉,连烧带烫,金星璀璨,犹如火球天降,其他工匠纷纷效仿,攻城敌军被烫被烧得哭爹喊娘,溃不成军,抱头鼠窜,安邑之城安然无恙。为了纪念保卫安邑城的胜利,此后“打铁花”成为安邑元宵节一项民俗而传承至今。
打铁花的要领是打白不打红、打快不打慢。表演形式有单向打、双向打。打铁花的艺人,将铁水从坩埚中舀出,抛向面前,快速用柳木板向空中的铁水打去,焰火可飞出去三四十米开外,在空中分散开来,金花飞舞,“叭叭”作响,如同天女散花,场面十分壮观,既惊险又刺激,令观众发出惊呼的叫好声,使节庆气氛达到高潮。随着打铁花的结束,河东民间元宵节的“春晚”在观众恋恋不舍中闭幕。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2024是农历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独特文化标识,寓意着威武刚健,象征着智慧吉祥,特撰联曰:
河东处处文化年;
龙行龘龘锦绣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