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河东木木书屋创始人李晓强:根扎文化沃土 方能枝繁叶茂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6-06

记者 景斌

翰墨飘香,丹青溢彩……近日,走进位于市区的河东木木书屋,这里展陈的书画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既有姚奠中、贾起家等人的书法作品,又有邵仲节、赵梅生等人的绘画作品。

李晓强介绍藏品 

这些诞生于河东大地的书画名家,挥毫泼墨间,既开拓了中国书画的内涵外延,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观其作品赏心悦目又获益匪浅。

能将这么多名家之作集于一厅并有所研究的人,叫李晓强,笔名寒林。他是盐湖区姚孟街道居民,21世纪初,就因爱好书法跟随前辈张生习练。一边学习,一边交流,一边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书画鉴赏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深深地扎根于河东这片沃土,源源不断地汲取着养分,然后成长为享誉三晋乃至全国的书画名家。”他说,“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文化内涵、文化自觉、文化境界,那么写出来的字、画出来的画,都是干瘪的、缺乏生气的、流传不下去的。”

在收藏的诸多书画作品中,李晓强最推崇的就是国学大师姚奠中的书法作品。

信书成自误 经事渐知非 姚奠中

“姚老有着广博的学识、高远的境界,论文、论史都有着非凡的功力,尤能以哲人的理念诲人。姚老首先是学者,其次才是书法家。”

“姚老的书法,属于一种耐看类型,越看越耐看,而且还呈现出一种雍容大气的感觉。他是学问支撑起来的书法家,在学养上,是很少人能够相媲美的。”

“姚老的书法体现了大家风范并自成一体,其独特的风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所谓人书俱老、自然天成,正是姚老人格、气识、学问和艺术功力的最好反映。”

透过姚老的书法作品,李晓强更看重的是姚老身上的文人气息、文学功底和文化魅力。

在河东画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画院院聘画师靳瑞强应该是比较年轻的,但他的作品不仅追求艺术含量,更追求思想力量。

原运城市文化局局长杨金贵在品评靳瑞强的画作时,这样写道,“靳瑞强的画不是停留在笔墨流畅、技法娴熟的层面上,不是停留在小花小鸟、小山小水的境界内,不是停留在自我欣赏、和者盖寡的范围中,不是停留在共生美丽、个性式微的局限里,而是一直在形式和内容上寻突破、在思想和境界上求升华”。

对于靳瑞强近年新作《国风魏韵》,杨金贵说,“画面主体体现的是极具山西特点的大同云冈石窟,意在表达三晋独特的文化遗产魅力。前面一组小学生在参观,后面一名小学生在回味,意在揭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一代一代,生生不息。整幅画作高古典雅、大气生趣,呈现出线条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名画要如诗句读  古琴兼作水声听  赵玉汉

还有书画名家王陆、卫牢娃、赵玉汉、仇官有、原旭东、杨二斌及张英豪、张英俊、谢良虎等,他们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并产生了一定影响。李晓强告诉记者,这些老师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除了平时的苦练,更重要的是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在书画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比书画家本人更了解其作品市场认可度、受欢迎程度的,往往是书画收藏爱好者”。

闲裁蕉叶题唐句 细嚼梅花读汉书 贾起家

腹有诗书,下笔如神。在李晓强看来,练习书画一定不能单纯地讲究技法,更要注重文化的修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特别是河东这方沃土,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根脉,不管是学书、学画、学文、学人,都只有将根深深地扎下去,才有可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采访最后,李晓强用庄子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赵梅生作品

邵仲节作品

摄影 记者 张国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