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偶入杏园深处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6-05

□王慧

河东厚土,历史璀璨。当人们在这文脉厚重的河东大地上徜徉踱步时,我也在近日,因偶然的机会,为一座小小的村庄驻足了半晌。

那是一个午后,我沿着国道G521永济段往西开,车子攀越了几段上坡路后,南山变成了东山。再走过一段被当地人叫做“杏花坡”的路,我看到了路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驾着装满鲜杏的三轮车,有的把一筐一筐杏儿搬运到货车上。于是,我放慢车速,看到路西边有一家“首阳饭店”,里面坐着几个正在吃面的司机。路口东边的人家,白色瓷砖贴墙,几丛火红的月季,在风尘满面的道路旁摇曳生姿。

许是那样的热闹吸引了我,许是那热闹中的一丝雅致攫住了我,我在旁边停好车。一位蹲在门坡上歇着的老人,看着我,露出询问的眼神,于是我上前和他攀谈。他一边请我尝杏儿,一边告诉我:“这是中原红,早熟杏,晌午摘了装筐,后晌就被客商拉走了。”我问他都是哪儿的客商,他说:“哪里都有,山东、福建、上海,都有!”我用手搓了搓那颗杏,放在嘴里,先酸后甜,绵软多汁,口舌生津。我跟他告别,他又给我装了一袋,说:“个人地里头栽的,拿着吃!”

我沿着路边,往前走了大概半里地,看见一方写着“伯夷叔齐墓”的黑色石碑。沟上,沟下,全是杏园,我往地里走。泛着浮尘的路面蜿蜒,习习的风吹着果香,布谷鸟匀声地叫着。脚下有一些散落的古砖和基石,不远处是裸露着夯土的古墙。我绕过那半截墙,便看到二贤的墓冢。

两座墓冢间距约十米,北边一座位于长着杏树苗的宽阔地里,敞亮地呈现着;南边一座掩映在葱郁的结满杏果的地里。在墓冢的沉寂与萧然中,我产生了难以抑制的虔敬与感怀。绿意盎然的夏日,黄河作带的塬坡,硕果累累的杏园,白草萋萋的冢顶,还有两位早已凝结为仁义符号的儒学典范……古与今,枯与荣,自然与人文,这一切,庄严又和谐地交汇着,意味深长地向我们表达着什么。

我一边踱着步,一边感慨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村子里。这真是一方古朴的村落。建于1980年的甘露池,上有一副对联:天降甘露福长旺;地出醴泉润首阳。挂在胡基墙上、开着黄色小花的仙人掌,仿佛是来自上个世纪的含蓄与内敛。矗立在木门边的红色蜀葵,更像是古老年代的深情言说。那写着“春晖”“红日永照”字样的门匾,越发让我以为,这里的时空定格在曾经。还有那一孔又一孔的窑洞,虽然弃用,但却如同历史的眼睛一样圆睁……

我走迷了路,再往前走就是匼河村了。一位下地回来的农人,骑着电动车路过,他带着我往回走,给我讲他知道的“首阳”故事。他说以前在伯夷叔齐的墓冢东南,有一座二贤祠,汉代就有了,后来多次重建;在二贤祠东边,还有一座首阳书院,民国时改为县里的第四小学,教出来不少人。只可惜抗日战争期间,庙宇和书院都被毁了。

说着,我回到了路边我的车跟前。一个特别的午后时光,随着车子的再次启动,换了模式。

李清照有一首《如梦令》,从词牌名到内容,都像极了我的心情和状态。那日,我因偶入杏园深处,获得浮生半日闲。那种回到童年的感觉,那种偶然又必然的感觉,仿佛在冥冥之中告诉我,今日之杏园,恰如昔日之杏坛,伯夷叔齐如同孔孟,传道授业、硕果累累,穿古越今,长旺后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