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努力展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担当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1-18

钟若甜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列为一部分,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由此突出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育教研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结合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提出几点思考。

认清课程性质,把握课程价值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努力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这说明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是单纯的常识课、公民课,而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转变自身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近几年的道德与法治考试题来看,不论是选择题的设置还是材料分析题的选择,都强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教育。这启示我们要坚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与价值引领,着力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实现“考试不仅是评价,更是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育人目标。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

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助于他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要坚定信仰、坚守信念,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之情化作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为之奋斗终生的责任担当。

立足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凝练了五大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融通,又各有侧重,覆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部内容,凸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要求方面的独特贡献。中考试题的命制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到核心素养立意的转变越来越明显,每一个试题背后都直接指向核心素养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在每个单元、每个课时。在讲课时,不仅思考表层知识,更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核心素养。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制定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教学目标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到指引性、规定性作用。

知识融入情境,关注真实生活

新课改的背景下,新中考呈现的一大特征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真实表达他们的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年的中考试题更加侧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就像一堆自行车的零件,属于碎片化的教学;新版课标则倡导将这堆零件组装成一辆完整且能骑的自行车。在这个“组装”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事”“解决问题”。这就启示我们在教授知识时,不仅要把知识融入情境中,也要把知识放进整体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同时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

     (作者单位:市教育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