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2-20
王柯颖
近年来,河津市以建设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初步形成“主体龙头化、种植规模化、产业特色化、加工精细化、流通平台化”现代农业新格局,农业产业化步履铿锵。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仓廪实,天下安。河津市稳扛“藏粮于地”政治责任,重点抓好黄汾十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良技推广、种粮补贴发放、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4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95亿公斤以上。
黄汾十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基地建设对推进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从去年秋播到现在,该市克服持续阴雨天气及洪涝灾害干扰,及早谋划,大力落实“五防五促”,重点解决好土地、种子、技术、效益和生态等问题,主推八项技术,全面提升十万亩粮食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两作合计)亩产1000公斤以上。
制定优惠政策。面对去年秋收秋种出现的严峻形势,该市统筹部署,迅速出台一系列玉米抢收和小麦抢播“双抢”政策,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整地旋耕、小麦机播等关键环节进行补助,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为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和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努力。大力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通过“科技壮苗”行动,全市小麦亩穗数、穗粒数与常年持平。
今年在小梁乡和阳村街道打造了两个核心示范区,主推一批优质、高产、节水、抗病、抗逆、省肥、省药的小麦、玉米新品种,积极引进示范黑小麦、糯小麦、饲用玉米、甜玉米等功能独特的小麦、玉米新品种,打造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的示范样板,引领全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速度、经济效益、发展质量,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笔。河津市人多地少,是农业小县,只有规模经营才能把生产力解放出来,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该市围绕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的目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多举措抓实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服务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目前,该市农业龙头企业有19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5家,202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19.59亿元。同时,还采取专业托管、入股认筹、家庭农场等形式,提升农业专业化程度,提高土地收益。积极培育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2021年底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59家、家庭农场8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个。
发展平台再添活力
产业要发展,平台是关键。该市精心谋划施策,将农业产业园区与乡村振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延伸及产业集群发展等有机结合,做足“农业+”文章,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该市投资4000万余元建设山西河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约16万平方米,包括生产示范区、交易中心等,以蔬菜为主导产业,引进多种形式的智能温室,探索不同类型大棚生产模式。交易中心利用大数据平台,使地头交易变数字化平台交易,将河津特色农产品对外销售,示范引领全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僧楼镇谋划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区暨现代农业标准化厂房及相关设施建设项目,依托一二三产业在空间上的叠合发展,构建“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仓储智能管理—市场销售体系”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加大粮食产量,通过“农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模式,还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就业千余人。
田畴沃野好“丰”景,农民欢唱丰收歌。河津市将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阔步先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