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代中国的木材贸易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11-08

章林

世界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我国虽然有着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但经过历朝历代持续不断的建造活动,大量木材被消耗,因此需要从异域进口木材。在较早的历史时期,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作为大宗物品的木材只能局限在较为狭小的地域范围内流通。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交通技术的发展,木材逐渐成为跨区域之间的重要交易品。

根据《三国志》记载,日本女王卑弥呼遣使进献给曹魏的物品中便包含“丹木”。隋唐时期,中日民间贸易开始发展起来,赴日商人从日本进口的货物中就包括楠木等木材。到了南宋时期,通过商人贩卖与僧侣捐献等方式从日本输入的楠、桧、松、杉等木材数量大且用途广,其中以“罗木”最为珍贵。南宋高宗时,曾以日本“罗木”建造翠寒堂。另外,根据宋代赵汝适所著《诸蕃志》记载,南宋还从东南亚进口珍贵的乌木与苏木。

明代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外贸活动日趋频繁。根据学者的研究,郑和七下西洋不仅仅是为了宣扬国威,也有着确保苏木等物品供应的目的。据统计,明代,暹罗遣使中国102次,其中1387年进贡苏木10万斤,1390年又进贡苏木17万斤。在明朝与日本的勘合贸易中,日本的勘合船所装载的货物,除了硫黄和铜等矿产资源,以及刀剑和扇子等工艺品之外,还有从南海进口的中转贸易品苏木。由于供应十分充足,苏木一度被用作折抵官员的俸禄。此外,通过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从海外带回的紫檀木逐渐成为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除了向我国输入大量工业品外,也输入包括木材在内的所谓“杂货类”物品。据统计,木材占当时进口商品的比重1894年为0.8%,1913年为1.1%,1928年为1.6%,不断上升。(《学习时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