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岳氏连拳:起自宋代岳家军的武学非遗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9-30

□张继龙

清晨公园的一角,身着运动衣的几名男女跟随一位精神矍铄的师傅捋、打、擒、拿,习练着一种独特风格的拳术,传承文化、弘扬非遗。

授拳的师傅正是卫养民,他练习的是失传多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氏连拳八翻手,这套拳的来历颇有传奇色彩。

卫养民说,当今社会流传着许多太极拳名家撰写的专著,但是岳氏连拳却很少有文字资料记载。现在练习的岳氏连拳拳术,是根据师傅的师傅言传身教、手把手指点出来的。相传北宋末年,抗金名将岳飞创立岳氏连拳,教授岳家军练习。岳氏连拳古朴自然,紧凑严密,节奏鲜明,简练易学。虽是成套练习,但其中的一招一式,都可以拿出来单独习练,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当年的岳家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令敌军闻风丧胆,岳氏连拳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岳飞之后传于何人,却不得而知。直到清朝末年,河北雄县刘士俊习练此拳才被人熟知,并将其传授于清廷护军营卫士满洲正白旗人纪子修,纪子修又将此拳传授于山西汾阳人王新午。

王新午师从武术名家吴鉴泉先生学习太极拳架,又师从纪子修先生学习岳氏连拳散手,跟随原北平国术馆馆长——著名武术教育家许禹生先生学习太极拳内劲。学成之后,王新午用毕生精力细心研究其拳理拳法,领会更加深刻,并颇有创新。历史资料记载,其门下弟子众多,比较著名的徒弟有刘玉明、申子荣、郝学儒、梁春华、张安泰、薄应遴、王锦泉、李尚德等,还有运城原临晋县青年马野居。马野居原名马振邦,正是卫养民的师傅。

马野居青年时期在西安一银行任财务总监,负责财务管理,并精于珠算反打计算。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王新午先生,执弟子礼,入其门下学习拳术,习之三年,技乃大成,成为王新午的得意弟子。他与师傅朝夕相伴,深得师傅真传。

卫养民向我们演练了岳氏连拳的招式和套路。只见演示动作中,无一式不有着,无一式不讲劲,刚柔进退,变化神奇,每一招都沉着稳固。捋、打、擒、拿、推、按、截、肘、靠、压、挤、捆,应有尽有,包罗诸法。一路拳演练完毕,吐纳均匀,呼吸自然,缓缓收功,气沉丹田。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卫养民是一个练达直爽的人,从他那炯炯有神的双眸中,可以读出几分优雅、几分刚毅、更有几分洒脱,那是他一路走来内心的丰盈与超然。

卫养民每每传授拳术之前,总是教导弟子“学武必先学德,德者本也。古人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如果学武不学德,可谓不知本耳”。这也是八翻手历代传人一直教导并特别强调的一点。如果能正确认识学拳的目的,正确对待前辈的循循善诱,不仅功行学术异于常人,道德品质亦大有进益。卫养民寥寥数语,道出学拳处世做人的原则。

前不久,卫养民同我们前去他已故师傅马野居的故居拜祭。我们从永济驱车北行,一直到临猗县北辛乡东里村。

路上,卫养民向我们讲述了岳氏连拳八翻手与其他拳术的区别。他说,太极拳之长在于柔化,形意拳之长在于勇速,八卦之步、谭腿之腿,长拳之敏捷纵跳等,各有其独到之处。而八翻手之特长专为搏击敌人之要害。其用于制胜者为掌与拳,其着主要者为捆拿,不容其有丝毫抵抗之闲,每路动作以捋于当先,尤为独到,其他着法,则千变万化,可随心所欲耳。

卫养民在谈到他师傅马野居的传奇故事时,满怀对老师的敬仰和崇拜。1956年,马野居在晋南地区商干校担任讲师期间,义务传授拳法,弟子有千余人。最著名的有第三代弟子闻喜赵连忠,临猗的杜志高、卫斌、孙安法、赵玉忠,以及永济的卫养民等。这些人老、中、青皆有,传、帮、带相结合,齐心合力,共同振兴了岳氏连拳八翻手这一几尽失传的拳法。

1986年,在全国武术挖掘成果展览大会上,马野居将收藏多年的达摩《易筋经·洗髓经》捐献给国家,此珍宝荣获国家三等奖,获“雄狮”奖章一枚,省体委授予马先生荣誉奖状。展览会还将马野居所演练的太极拳和岳氏连拳八翻手进行录制保存。1989年,马野居编著《岳氏连拳》一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他为山西乃至中国的武术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晚年,他携夫人回到故乡传授拳法,颐养天年。

抵达东里村,我们径直来到马野居的坟前。听村里人说,每逢正月都会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弟子来到先生坟茔前祭拜。祭拜完毕,他们还会在坟前演练一番。

卫养民在师傅的坟前三叩九拜后,演练了拳法,同时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练功练劲,以导气引劲为始,以两仪动作为基础,往复劲开合鼓荡锻炼为功,以持劲而不持招的练功要求为目的;内合阴阳、五行、八卦之气劲,外合阴阳、五行、八卦之招式;以开合往复拦切之劲为基,练就太极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之劲为用。特别是身体内劲“分而练之,和而用之”的明确练劲概念和内容具体丰富的练功方式,达到太极拳、岳氏八翻手散手合一,形成了集哲学、医学、兵法、养生、艺术于一体的独特武术文化体系。

卫养民着重强调: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习武的基本功务必要注重桩功的练习,虚灵顶劲,呼吸自然,就像道家打坐一样,形成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按照道教的理解,“道”就是无极,而“一”是太极,“二”即阴阳。“太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之后,而后才形成万物的本源。可以这样讲,中国传统的武术,是道教文化的一种“现实形态”。它产生于道教,用拳术的形式完美阐释着醇厚的道教文化,是结合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以及中国古代道教的导引术和吐纳术,综合而成的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

自明清以来,武术不仅仅是赳赳武夫所为,更成为许多文人的向往。近代许多拳术大师,都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如陈氏太极拳的陈王庭,杨氏太极拳的杨露禅,孙氏太极拳的孙禄堂,新午太极拳的王新午等,不仅有相当高的悟性,而且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这就说明,中国武术在道与武的结合中,品质也得到了深层次改造,其所体现的哲学精神与文化内涵也是武术的魅力所在。马野居传授的拳术的真正内涵,与中华武术所提倡的道与武相吻合。

卫养民进一步解释,练武者的境界就是拳术与大自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返璞归真。练拳的起落就是法,世界万物有法才能变。法的本身就是自然。拳法中横为阳,顺为阴,只有阴阳结合才有变化,这样就吻合了自然变化的规律。

到了这个阶段,招式的奇妙不再是追求的目标,习练者感悟到的是道的高低不平、道的漫长、道的艰难。此时,练其道,动其圆,舞其情,知其妙,悟其禅,动如千斤重,静如清泉水,五行内合劲,万法归自然。

中国武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特有的文化形态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维护正义、惩恶扬善、勇于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今,我们这一代人武术科普的主要任务就是:弘扬民族灵魂深处的尚武精神,激发民族的血性和胆气,凝聚民族的精神意志和力量,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薪火相传,让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和岳氏连拳等武术运动融入群众体育运动中,成为全民族健身运动的“主力军”,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岳氏连拳八翻手,时代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礼物。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