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太原文庙:儒庙曜城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9-28

□卢丰

在1882年秋季的一个夜里,一封联名信躺在山西抚台书房的桌案上。

山西抚台拆信后,在灯下定睛地看着,上书:“圣清以文治天下,敦劭儒学……城西孔子庙庭,去岁汾河泛滥,两学宫文庙均毁于水。仰孔圣弥高,窥圣人大道学术,特此奉商,即望酌示,盼文曲再照于并州,宇阁重辉。”落款署有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名,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儒士。

这位抚台看后,顿觉文庙乃读书人“仁爱”“忠义”“三纲五常”的魂灵所系和祭祀之地,更有人曰:“人至末世而莫能分食一块冷肉于孔庙,则为虚生。”若不尽快办理,众论必哗,但府库经费十分支绌。

于是,抚台提笔在手,写给原在山西任过巡抚的阎敬铭,言:“洞才庸质朽,晋之困竭可知,无从抽调资费营建殿院,恐下负众望。特锡之良策,是所感祷。”

这位抚台为张之洞。他知儒生们联名信的分量,却苦于资金筹措,便写信问计于时任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协办大学士的阎敬铭。

次日,张之洞见到了有他事求见的太原知府马丕瑶,事后问:“西城文庙能否在旧址上重建?”“大人怕是不妥,此处低洼,雨势益大,河水异常汹涌,常冲决北沙河之金刚堰并大坝、护城两堰,夺溜而来,直扑城西北角,又激而南趋,此处乃雨洪停蓄之所。”马丕瑶答道。张之洞点了点头说:“春季修堤加固残坝,使内水可泄,外水不入。看来文庙需另行选址。”

十日后,阎敬铭回信道:“山西丁戊奇荒,府库喘息无暇。借重建孔庙契机,联合地方绅士,筹款捐资,政教易施,为益甚大……”张之洞看后点点头。

这日,一队人马来到太原城东南方位的崇善寺前,看到一片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之处。

山西学政王仁堪向张之洞讲:“此寺在清同治三年十月,突然火起,火随风势迅速蔓延,寺前半部分顷刻化为灰烬。”张之洞说:“此处不小,可建孔庙,可庙学合一,与晋阳、令德、养德、崇修、积秀等十二处书院,同为全省士子深造之所,渐开风气,入文庙学子可免徭役、减赋税等特殊待遇。营造钱款可在缙绅商贾中募集,由山西学政、教官衙署督办。”同来的士绅王轩、杨深秀、杨笃、张铁生见兴建孔庙有望,连连称快。

山西学政王仁堪命人张募款榜文,闻人达士慷慨解囊,踊跃捐资,以成善德。文庙经设计、兴建,落成已在六年之后,张之洞已上任湖广总督。如今是卫荣光二度巡抚山西。

1888年,抚台卫荣光着一身崭新官服,率众官员来到祭祀现场,见棂星门仪方润泽,大成殿飞檐别致,庙宇色古而庄重,圣祠翘角而华翥。长廊悠然,院落恬舒,当得起文教圣地。

卫荣光宣读了含有阐道崇儒意蕴和期望文脉薪传、文风鼎盛的《祭文》,他又着重“感谢缙绅捐资”,依次念道“太谷孔祥续捐8万两白银、榆次常嗣宗捐6万两白银、太原王思诚家捐款3万两……”勒石上碑,以为铭记。

现场气氛庄重、鼓钟齐鸣,献礼者手持羽和龠,以八佾舞献礼孔子,并依次进行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的仪式。三百人参祭,歌之舞之,场面蔚为壮观。

1919年,此处辟为省图书博物馆。1927年又易名为“山西省民众教育馆”。在这一期间,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改作“古代礼物乐器陈列室”;肃穆的大成门,改成礼堂讲演。其他殿宇或为阅览室,或为书库,或为其他活动室和陈列室。

1937年,日军进攻太原。太原沦陷之后,伪太原市政府把文庙更名为“山西省新民教育馆”。

1953年,该馆改为山西省博物馆。后又改为“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但老太原人都知道,它原是太原文庙,不仅是地理坐标,也是精神坐标。

“文以载道,庙殿升华。”文庙是中国文化和政治高度结合的建筑符号,也标志着儒家文化在城市的投影。

 (《山西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