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戏剧《打金枝》背后的借鉴意义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17

高长安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争吵是常事,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在特定时代的特殊家庭中,夫妻之间的争吵可不得了。在唐长安城,有一对夫妻的争吵、动手就让后人津津乐道。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夫妻双方的身份均十分特殊,男方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而女方贵为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风风光光地嫁给了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新婚宴尔,小两口浓情蜜意十分恩爱。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二月某天,郭子仪八十大寿之日。可是,这位一向刁蛮任性的公主却自恃皇家身份不前往拜寿,令郭暧颜面尽失,他怒火冲天地回家与公主理论,甚至毫不留情地对升平公主说道:“你以为你父亲是天子,就可以随意欺侮人吗?我父因为不愿当皇帝,才让给你家的!”公主听后大怒,立即坐车赶回宫中,把其夫郭暧的话向父亲唐代宗哭诉了一遍。唐代宗和颜悦色地对女儿说:“你丈夫说的话是对的。假如他父亲想当皇帝,那么,天下早就不会为我们家所有了。”而这边的郭子仪知道此事后,立即派人囚禁了郭暧,并亲自押到宫中,请代宗治罪。唐代宗对郭子仪说:“过去有句俗话:‘不傻不聋,不能作大家翁。’儿女们的闺房之争,哪里能信以为真呢!”郭子仪见代宗不加追究,只得把郭暧带回家中,用棍杖责打了数十下,才算了事。

一桩有可能造成命案、甚至满门抄斩的事件,就这样平息了。此事后来被称为“闺房之争”。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暧血气方刚且十分冲动的一面,以及升平公主年轻气盛而且十分任性的一面。而作为父亲,在对待这件事情上,唐代宗表现出大度、理性、识大体的一面;而郭子仪,则表现出成熟老到、尊上、严己的一面。

此事之所以流传至今,应该说与唐代宗和郭子仪的正确处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以上事件并非升平公主年轻任性的个例,而唐代宗对待公主的态度却是一贯的,体现了其英明的一面。

“闺房之争”这一经典故事,后来被秦腔、晋剧、京剧、评剧、淮剧、山东梆子、豫剧、越剧等众多的剧种改编为传统曲目,只不过在名称上有所区别,通常叫《打金枝》,也有叫《福寿山》《醉打金枝》《汾阳富贵》的。古往今来,《打金枝》深受人们喜爱,这说明了“闺房之争”的影响力,说明了人们对唐代宗和郭子仪处理此事的态度和方法的认可。而《打金枝》一剧的现实意义也不容忽视,对今人处理此类事情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西安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