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15
张向阳
“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在石器时代,先民是用什么织具和技术将“千丝万缕相萦系”的丝线织成锦绣霓裳的?
最早的织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又叫腰机,是世界上最古老、构造最简单的织机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原始腰机的主要构件有:前后两根横木,相当于现代织机上的卷布轴和经轴。它们之间没有固定距离的支架,而是以人体来代替支架,用腰带缚在织造者的腰上;另有一把打纬刀、一个机杼、一根较粗的分经棍与一根较细的提综杆。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织造时,织工席地而坐,依靠两脚的位置及腰脊来控制经丝的张力。
考古人员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浙江跨湖桥遗址中发现了水平踞织机的痕迹,在该遗址中也出土了骨刀、木刀、木杆、梭子等织布工具,遗址还出土了陶纺轮、线轮等纺织工具。这些出土文物表明,在距今7000至8000年前,跨湖桥人已能用水平式踞织机“腰机”进行原始纺织。
而在河南贾湖遗址,也出土了一大批纺织工具,如纺轮、骨针、缠线板等,许多陶器上还发现有网纹和绳纹等,这些纺织器具则把纺织技术推进到约9000年前。
(《齐鲁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