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宋代的“七汤”点茶法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8-12

□讷言

宋代《大观茶论》提出“七汤”点茶法。

第一汤:“量茶受汤、调如融胶。”将沸水入注,像调芝麻酱一样调成黏稠状,形成胶质物,颗粒必须全部溶解,茶粉和茶粉之间咬合在一起。第二汤:“击拂既力、珠玑磊落。”快速和用力打出大泡泡和小泡泡。第三汤:“击拂轻匀,粟文蟹眼。”注少量水,使用茶筅的速度要均匀,匀速地将大泡泡击碎成小泡泡。第四汤:“稍宽勿速、轻云渐生。”注水要少,茶筅转动的幅度要大而慢,这样,云雾渐渐从茶面生起。第五汤:“乃可稍纵,茶色尽矣。”注入少量水,随意地打,汤的标准就是水乳交融。筅击拂要均匀而透彻。第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继续注水,要把底部没有打掉的茶粉继续打上来,使得乳面更厚,只是点水于汤花过于凝聚的地方,目的在于使整个茶面汤花均匀,运筅宜缓而轻拂汤花表面。第七汤:“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在中上部快速地击打,直到“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

(《西安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