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杜甫的“喜悦”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8-12

□熙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表达的是他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这一年杜甫51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多年,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现了捷报到来的突然,“忽传”“初闻”使用得相当精准。当他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时,喜极而泣,悲喜交加以致不能自抑,也正是这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紧接着,诗人“层层递进”,“却看”和“漫卷”形成连贯的动作,将那份惊喜的心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该句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当诗人悲喜交加,“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须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此刻消散了,亲人们都转而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因此,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洛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