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16
苗一芳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末唐初,此寺已是五台名刹。唐武宗李炎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传旨毁佛灭法,寺内所有殿堂毁于一旦,仅北魏祖师塔幸存。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复崇佛法后,重修殿堂,女施主宁公遇施建了大佛殿(今东大殿),金代又在大佛殿前增修了文殊、普贤二殿。佛光寺不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唐代建筑,更是推翻中国没有唐代建筑的有力证据。
《敦煌石窟图录》中记载敦煌第61号洞中有一幅唐代壁画“五台山图”,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引起了梁思成的注意。依据图画指示,梁思成、林徽因带着营造学社前往五台山求证。见到“大佛光之寺”的第一面,梁思成先生即说:“它是一座雄伟的建筑物,有着巨大、坚固和简洁的斗拱,超长的屋檐,一眼就能看出年代久远。”林徽因也发现佛光寺内的殿梁上写有一条很淡的毛笔字迹“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同时石经幡上也写有“女弟子宁公遇”。参见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与这两句话,足以证明佛光寺正是修葺于唐代的建筑。
1937年7月5日,梁思成与林徽因确定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代,推翻了此前日本人关于“世人想看看唐代建筑只能去日本奈良、京都”的断言。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光寺作为中国建筑学和历史学上的重大发现,在改写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同时,更是树立起一种民族文化自信心。
(《山西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