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我市一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新型研发机构被正式授牌——

创新“变量”成发展“增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08

本报记者 陈永年

创新的底色,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7月27日,我市召开山西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授牌仪式。会上,山西省首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山西省镁铝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山西轻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山西奇宇环保新材料研究院、山西物联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院3家省级工信领域新型研发机构被正式授牌。

无论是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还是新型研发机构,都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构建现代产业链的载体,4家机构的授牌与运营,必将提高我市工业企业的研发水平,激发创新活力,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

  ①山西物联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办公室。

②山西轻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室。

     

山西省镁铝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

3年磨一剑,全省第一家

山西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始于2018年。

根据当时的省经信委出台的《关于开展山西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创新中心是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以协同创新为取向,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由制造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等各类创新要素自愿组合、深度融合,按照企业运作模式建立的省级重大创新载体。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面向我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主导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先进实用技术研发为目标,以研发供给、技术输出和实现产业化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打通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再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点布局领域包括: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轨道交通装备、重型机械、能源装备、化工装备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先进不锈钢、铝镁合金、碳纤维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性食品为代表的新兴潜力产业,以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增材制造等为代表的基础产业,以及其他重点领域。

山西省镁铝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我省创建的第一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由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光镁业)牵头,联合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山西水发振鑫镁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

银光镁业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近年来,该公司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增效,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公司的压铸、挤压、锻压、轧板、铸造等7条精深加工生产线已全部实现产业化生产,形成门类齐全、技术完整的镁深加工体系,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镁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今年,银光镁业又被确定为全省铝镁产业链“链主”企业,进入全省工业发展大战略的核心位置。

山西省镁铝合金创新中心,在银光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软硬件基础上创建,2019年12月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此后,在省、市、县各级工信部门以及闻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创新中心联合国内排名前十的多家镁企业,以及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经过两年紧张建设,于2021年6月投入运营,2021年12月被省工信厅认定为山西省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新增投资1500万余元,购置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稀土直读光谱仪、蔡司金相显微镜等高精密检测设备,并配有高标准化学实验室一间,能够基本满足基础理论研究、工艺及设备开发等研发、实验任务。

“创新中心以解决镁铝行业卡脖子关键问题为主要使命,以相关知识产权扩散、促进行业进步为主要任务,致力于行业内相关研发、成果转化及工业化课题。”山西省镁铝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崔凯介绍道。

创新中心运营以来,在服务镁铝行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利用现有基础为省内镁铝行业提供检测服务,并启动CNAS认证工作,力争两年内为省内镁铝企业提供带有CNAS认证的检测报告;

利用现有人才基础,为镁铝行业提供各类工艺改进及材料开发服务,为未来5年内解决卡脖子问题、完成知识产权扩散做好制度框架工作;

为镁铝行业提供合格的人才资源,目前已经累计开展培训12次,为镁行业提供200余次免费检测及产品、工艺问题改进服务。

“我们未来5年的主要任务是,增加购置和研发相关仪器设备10—20台(套),提升创新中心软硬件水平;完成镁合金成形技术与装备领域共性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特种镁合金成形技术、工艺装备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完成现有重大科研成果工程化的准备工作。”崔凯表示。

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是我省确定的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目前年产值850亿元。山西省镁铝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将在积极落实省政府“一企带一链,一链带一片”总体要求中,助推行业内部各企业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分享市场、分工协作、技术推广等方式,逐步引领全市乃至全省金属镁企业融入产业链分工体系,共建产业生态,实现协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四不像”,提升创新效能

山西轻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山西奇宇环保新材料研究院、山西物联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工信领域新型研发机构。

新型研发机构,突破了传统科研机构的藩篱,是我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给其概括出了“四不像”的特征: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

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新型研发机构正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各种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盘活创新要素资源、实现创新链条有机重组、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及培育工作的通知》,申报新型研发机构的行业领域,要符合国家及我省战略发展需求,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省14大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内布局的新型研发机构,将会优先获得支持。

山西轻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由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成立于2021年1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

该研究院以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山西省镁及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以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现有技术成果作为投资,以横向课题形式进行资助,享受相应的资助收益。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研究院已经拥有员工43人,其中科研人员22人(博士15人、硕士5人、本科2人)。“目前,研究院正在进行‘铝热还原法炼镁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一种高弹性模量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弹性模量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等7个课题的研发,其中部分已取得显著效果,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研究院副总经理翟凯说。

山西奇宇环保新材料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1月,注册资本100万元,是在运城学院牵头联合8家产学研合作企业共同成立的山西省环保功能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实体化建设运营的。

研究院现有人员12人,其中8人为聘于运城学院的教授或副教授。2021年,研究院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获得收入45.5万元,研究院今年自筹资金设立了5个研发项目,涉及工业催化、混凝土外加剂、污水处理、赤泥处理。

山西物联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于2021年2月成立,由运城学院和山西国强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合作共建。

该研究院负责人孙慧霞说:“我们依托运城学院学科优势及人才优势,立足山西省及周边区域的风机制造行业、新能源行业、电力行业、精密陶瓷行业、水泵行业、渔药行业等传统行业,主要研发工业机器人的相关自动化产品和信息化系统,培养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究院成立以来,在风机制造行业,为宏信通风设备有限公司开发了隧道监控系统、风机能耗检测系统及云平台、手机端远程控制系统;在新能源行业,为山西新源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空调单机、多机控制系统及生产线自动化改造,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在水泵行业,为天海泵业开发了潜水泵深水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在化工行业,为河津市炬华铝业有限公司开发了细粉连续供料全自动收集系统……据统计,该研究院目前已为41家企业定制化开发了相关产品,多项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③山西省镁铝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实验室。

④山西奇宇环保新材料研究院聘请仪式。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打造高端行业创新平台

运城是山西省新兴产业大市,矿产资源丰富,原材料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经济结构门类齐全,形成了煤电铝材、煤焦化、金属镁、运输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了大运、亚宝、丰喜等28个中国驰名商标。特别是大运汽车、中铝山西新材料、亚宝药业、银光镁业四家企业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要产业链“链主”企业,占到全省的五分之一。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长期以来我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变宗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市科技创新要素支撑更加有力,“合汽生材”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标逐渐成形,省校合作的产学研合作红利渐显,运城工业技术创新进入新阶段,“破零”现象接二连三——

复晟铝业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银光镁业牵头创建的山西省镁铝合金制造业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全省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黄河新型化工在全市第一家入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打造了3家省级工信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9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南风集团、中车永济电机、亚宝药业和银光华盛),占全省34家的11.7%;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3家,占全省413家的12.8%。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均位居全省前列。

另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健全完善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目前全市县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共有329家,占到规上工业企业的41.8%。

运城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以此次授牌仪式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高端行业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运城贡献。”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