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蒲州梆子的前世今生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2-07-13

□董文达

蒲州梆子又称蒲剧,约形成于嘉靖年间,当地人称乱弹,因以梆子击节,又称梆子腔,因其发源于蒲州(今永济市)而得名。蒲剧音调高亢激昂,音韵优美,长于表现激情,素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被戏曲研究专家们看作是考察我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2006年,蒲州梆子入选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蒲州与陕西同州(今大荔)、河南陕州(今陕县)相邻,是南方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商业兴隆,文化繁荣,促进了戏曲的交流和发展。这里在金元时期盛行元杂剧,明清时期的梆子剧种异常活跃,有“戏曲摇篮”之美誉。

蒲州梆子为山西四大梆子之首,自明末清初始,流播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河北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对诸多梆子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蒲州梆子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脱胎于山西晋南和陕西东部的锣鼓杂戏;一说是北曲遗响,同山西、陕西民歌小曲、典艺结合的“弦索调”,至明中叶受青阳腔(清戏)影响演变而成。

明末清初,蒲剧称乱弹,演技已有相当水准,曾博得康熙赏识,旦角葵娃的“花梆子”小步非常出色。孔尚任应平阳府知府刘棨之邀,到平阳纂修《平阳府志》的第二年春节,观看当地“乱弹”后作《平阳竹枝词·乱弹词》写道:“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秦声秦态最迷离,屈九风骚供奉知。莫惜春灯连夜照,相逢怕到落花时。”可见当时的演员表演技艺已有相当水准,并出现了名伶。此时期,山西蒲州梆子和陕西同州梆子在北京的舞台上相互搭班演出至宣统年间。之后,两个剧种逐渐发展成蒲州梆子和秦腔。

据现有资料记载,最早的蒲剧班社为明嘉靖年间的蒲州“义和班”。到清嘉庆年间则有平阳“得胜班”“豫升班”、蒲州“永乐班”等。清道光、咸丰年间,娃娃班出现,主要有“老三义园”“新三义园”“坤梨园”。

清咸丰年间,祁县太谷票行花费千两银子请蒲州的“三义”娃娃班北上大同、张家口、宣化和北京等地演出,一批蒲剧接班人崭露头角。

清光绪年间,蒲州梆子迎来极盛时期,老元儿红、郭宝臣、二宝红、十八红、银娃子、朱娃子、天明亮、盖绛州、盖陕西、一条鱼、侯俊山等一代名伶相继而出,尤以郭宝臣、侯俊山为其中翘楚。

宣统元年至民国21年,戏剧班社云集达40多个,分别活动在太原、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涌现出杨登云、孙广胜、王存才、冯安娃等一批蒲州梆子著名演员。当时流传着“宁误打夏收秋,不误广胜《藏舟》”“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的民谚,可见蒲州梆子极受戏迷推崇。

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蒲州梆子迎来又一个繁荣时期,由它派生而出的北路、中路、河北梆子也深受戏迷们喜爱。盛行于晋南地区的梆子腔分为南路和西路两派,表演迥异,一向有“南文雅,西火爆”之说,后又融合为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蒲州梆子艺人们行戏艰难,各奔东西。有时言:“一批去西安,一批上北山,走不动的就地演。”诸多蒲州梆子艺人坚持民族气节,以特有的方式表演优秀的传统剧目,如通过演出新编《血泪仇》等剧目,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日士气。彼时,流落到西安的老艺人以“唐风社”“虞风社”“晋风社”为靠演出蒲剧,涌现出王秀兰、阎逢春、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等一代蒲州梆子表演名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戏曲文化的恢复和发展。蒲剧演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省内外演出团体有40余个,演职人员达3000余人。主要演出团体有山西省大众蒲剧团、晋南蒲剧院(后分为运城蒲剧团和临汾蒲剧团)等。这些演出团体对蒲剧传统剧目、音乐、表演和唱腔进行了大胆变革,使蒲剧表演达到新高度,特别是新创剧目《白沟河》《蛟河浪》《向阳坡》《山村母亲》等,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热爱。晋南蒲剧院多次赴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戏曲艺术家尚长荣高度赞扬蒲剧:“板急腔高慷慨激越演绎古往今来千年家国戏,根深叶茂绵延悠长播传天圆地方三晋民族魂。”

1983年,任跟心的传统折子戏《挂画》《表花》等轰动北京,受到戏剧专家和观众的交口称赞,并由此催生了戏剧“梅花奖”的诞生。第一届“梅花奖”10个获奖名额,临汾蒲剧团的任跟心、郭泽民即入列其中。之后,运城、临汾蒲剧界先后有崔彩彩、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吉有芳、孔向东、贾菊兰等著名演员荣获全国戏剧“梅花奖”荣誉。其中任跟心、景雪变更是两获全国戏剧“梅花奖”殊荣。

2006年5月,蒲州梆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任跟心、张峰(去世)、郭泽民、王秀兰、武俊英、王艺华、康希圣(去世)、景雪变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蒲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任跟心获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蒲剧表演艺术特色程式丰富,生行、净行宽大有力,粗犷豪放;旦行明快利落,朴实大方,各种行当的绝活独领全国戏曲界风骚。蒲剧脸谱丰富多彩,它的构图、色彩、线条简洁朴素,活泼明朗,突显了戏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蒲剧脸谱画法较之传统有了很大变化,更适合剧情的发展需要。

蒲州梆子唱腔属板腔体,腔高板急,慷慨激越。另有花腔和杂腔。花腔多与慢板、二性腔融为一体,为各种伴式的扩展乐句或附加乐句。杂腔则从其他剧种吸收而来,以丰富蒲剧的艺术表现力。

蒲剧演唱采取真假声相结合,起调高,音域宽,给人以高亢激越之感。其冯派唱腔自成体系,也是蒲剧中的唯一流派。创始人为冯安荣,二代是宋荣庭,三代是朱秀英。冯派唱腔特点是反板起唱,正反梆子交替使用,对演员吐字和乐队伴奏有严格要求。冯安荣将蒲剧演唱技巧归纳为“按、点、顿、拉、闪、放”六字诀,放弃旧时蒲剧乱弹松散、吊板的弊端,开创一代蒲剧演唱新风。第三代传人朱秀英对冯派唱腔六字诀进行革新发挥,赋予新的唱法,把男旦唱法化为女旦唱法,在继承中音唱法的基础上唱出了自己的特色。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称赞:“唱腔音准、字正、腔圆,节奏稳,音域宽,柔中见刚,刚中有柔,吐字清晰,甜润火爆,声情并茂,是冯派唱腔的杰出继承者。”

蒲剧曲牌分为唢呐、丝弦两种曲牌,伴奏乐器包括文场和武场。

蒲剧角色有生、旦、净、丑四行,其行当根据演员的技艺高低分为头套(主要演员)、二套(次要演员)、零碎(打杂演员)三类,其中主要演员要求功底深厚、技艺全面,并有各人的拿手好戏和惊人绝技。

蒲剧传承,历史上一直延续班社拜师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蒲剧院团主要采取团体传承和拜师收徒相结合的方式,至20世纪60年代,各地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都十分活跃。

1990年代以来,受商业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戏曲行业进入低潮期,为保住蒲剧艺术和改变青年演员奇缺的局面,蒲剧界相继推出了演员传承的新方式。一是剧团招收演员定向班和戏校开展蒲剧专业相结合的整体培养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新生代演员。二是积极抢救蒲剧历史资料,编纂《蒲州梆子志》,开创了山西以修志形式保护传承戏曲的先河;三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授课方式,聘请戏曲名家授课和选送演员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演员的演艺水平;四是创新传承模式,以赛代培,鼓励演员走进“山西大戏台”“擂响中华”等赛事,多方扩大蒲剧的影响力;五是积极开展让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喜欢、传承优秀的地方戏曲文化。

(《山西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