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1-16
这是一项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这是一个巩固脱贫成果良策;
这是一股助力乡村振兴劲风。
垣曲县“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推进会
垣曲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要求,把“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列入民生实事之一,作出了新发展阶段“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部署。
垣曲县委书记杨彦康,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巍深入乡镇调研“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情况
垣曲县委书记杨彦康在深入基层专题调研时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立足垣曲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培训谁”“培训什么”“培训后干什么”的问题,全面精准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切实提升群众技能和增收致富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垣曲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巍深入一线调研“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情况
垣曲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巍在调研中指出,要牢固树立“丁是丁、卯是卯”的理念,实打实、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各项要求,加大技能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群众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切实把“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垣曲高质量转型发展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
高起点谋划,高站位认识,高标准落实,高效率推进……一场以垣曲县人社局为主体、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以“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为手段、以“六环联动”为策略、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的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乘借“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东风,在垣曲县轰轰烈烈地铺展开来。一时间,家政服务培训、母婴护理培训、保健按摩培训、中式烹调培训、电子商务培训、农业种植培训等各种劳动技能培训活动相继开展,“一技在身、一证在手”的一条致富成才路在垣曲百姓脚下铺就……
行政推动
“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围绕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垣曲县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相关决策部署上来,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的“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垣曲县“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方案》,县领导深入各乡镇调研、督导技能培训开展情况,并定期召开全县“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亲手抓,亲自干,严格按照相关任务的标准和时限,在做到精准、扎实的基础上,加强协同,形成合力,高效推进,确保技能培训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统筹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各项工作。
政策调动
垣曲县“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宣传氛围浓厚
技能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普通劳动者经过技能培训,成为技能人才,进而适应就业结构变化、提高收入、促进全面发展。为进一步精准掌握全县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垣曲县对全县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就业需求开展了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垣曲实际开展了家政服务、母婴护理、保健按摩、中式烹调、电子商务、农业种植等培训项目,确定了由垣曲县职业能力建设服务中心、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等14家单位作为承担政府补贴性培训任务的机构,不断提升培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积极与该县规模以上企业对接,以技能提升为前提,开展企业在岗职工培训,提升职工自身素质,增强技术本领,实现企业培训提质增效;紧紧围绕该县因产业结构和传统而形成的劳动力就业方向,实现培训后持证、就业、增收。
“四率”联动
在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过程中,垣曲县狠抓“四率”落实,紧盯培训率、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优化工作格局,完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模式,畅通取证通道,拓展输出渠道,强化服务保障,做到“一盘棋”统筹,围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抓好精准培训,调动有培训资质、达到培训要求的社会培训力量投入到精准培训工作中,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宣传发动
保健按摩技能培训现场
为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可以持证、人人可以成才”的良好导向,垣曲县在全县范围内加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新闻媒体播发、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的好做法和好成效,以及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举措,提高全民知晓率,帮助其熟悉了解、用足用好政策,全县上下已经形成全社会参与“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的浓厚氛围。
服务促动
垣曲县切实将“培训动员”“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三节课”贯穿于技能培训全过程,培训前动员参培人员积极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开阔眼界、提高本领、增加收入;技能培训过程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适应性、机遇性,贴合培训需求,创新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技能培训质量,最终达到有意义的技能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前上好最后一课,将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指导、就业服务送到参培人员手中,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促进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
典型带动
中式烹调技能培训现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业的根本。垣曲县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助力稳岗就业,让更多群众掌握技能、增强本领、找到工作、就业增收。英言镇关庙村村民翟小龙早年以务农为生,40岁的他,一度为没有稳定的收入而发愁。“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开展以来,翟小龙积极参加中式烹调培训,结业后在镇上开了一家早点铺,自己当起了小老板,收入可观。“老师讲的知识很实用,像我们这种有劳动能力但缺技术的脱贫户,学一门技术出个摊点,靠自己双手挣钱,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致富门路。”如今,每每遇到乡邻,翟小龙总是不由得向大家介绍参加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获得感。
“六弦齐拨”奏佳音,推进乡村大振兴。垣曲县紧紧围绕“能就业、好就业、稳就业、就好业”工作目标,狠抓“四率”落实,实行“六环联动”,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实现了“六个一批”。截至10月底,垣曲县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9933人,完成年度目标9500人的104.56%,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眼下,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活跃在舜乡大地的田间地头,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他们有情怀、有本领、有责任、有担当,他们将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新方式和新业态根植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
下一步,垣曲县将继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摸清底数、精准施策,深入动员、突出重点,压实责任、明确分工,加快进度、加大力度,继续加强“六环联动”,不断提高群众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实现“需求—培训—持证—就业—增收”精准服务,在新时期新发展阶段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奋力推进,确保“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为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并推动垣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