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精准打通人才供给“大动脉”——运城市人社部门市校合作工作效果探究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1-08

记者 陈永年

从“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电影台词,到一二线众多城市“抢人”大战的雷同决策,无一不印证着这样一个现实——

人才,已成为与资本、政策、项目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

在落实市校合作工作的“12大基地”建设中,“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对的是外,为的却是引入人才,“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对的是内,为的却是输出人才。内外之别、出入之间,决策逻辑清晰明显:精准打通运城人才供给“大动脉”,畅通域内域外的人才进出通道,让更多的域外人才为我所用,让更多的域内人才外出增值。

“永济好面”举办现场展示活动(资料照片)

引进来

为运城发展聚才聚智

“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当好家乡的‘宣传员’‘联络员’,将家乡的人才政策、优秀文化、优质企业向更多同学推介,如果有机会,一定回乡就业创业,支持家乡发展。”说话的是闻喜籍武汉大学在读研究生焦晶国。

日前,闻喜县人社局组织该县山西建龙等7家优质企业,带着300余个就业岗位走进武汉大学,召开校园招聘宣介会,焦晶国就是参加者之一。

当人才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主要动力和指标后,各地纷纷掀起人才大战,剑指更远的未来。在市校合作中,人社部门负责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就处于从高校这个人才富矿为我市引才、抢才的第一线。

引得活水来,方得百花开。在市校合作中,我市相关部门纷纷向高校递上橄榄枝,积极主动要求合作。其中,以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为抓手,将我市的人才需求管道接入高校这一人才主出口上,意义更见深远。

9月25日,市人社局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市校合作活动并召开座谈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高校就业处处长参加。

会上,市就业服务中心介绍了运城市开展市校合作的情况,希望与八所高校在联合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校友招商引才、优质资源供应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实现人才共享、合作共赢。八所高校也都表达了希望与我市展开深层次合作的意向。

同一天,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的“2021年秋季在汉部属高校研究生、本科生双选会”上,来自我市的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集团、龙门集团、建龙集团共提供了600余个岗位,最终共与各大高校毕业生186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其中研究生165人。

在人才招引上,我市充分发扬了拼抢精神,取得了较好效果。

开展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素质青年专业人才工作,通过笔试、面试,选拔了154名高素质青年人才,其中博士研究生5名;对全市大学生创业基地、企业招聘计划、引进重点大学人数进行了调查摸底,全市目前理想创业基地、华曦广场创业基地等五家创业基地,有省外重点高校大学生46名;收集20家企事业单位160个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赴外参加招聘会,为运城发展引进紧缺人才……今年以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共引进64所重点大学毕业生222名。

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为此,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在运自主创新创业。调研摸底辖区内创业孵化基地高校毕业生创业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为他们落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经营场地租赁补贴、创业活动创业服务补贴、小额创业贷款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度,提供全程化创业指导、咨询辅导、成果转化、跟踪支持等“一条龙”服务,支持他们在运自主创新创业。同时,优化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网络招聘、线下双选会、校园专场招聘,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建设,搭建优秀高校毕业生来运就业桥梁,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就业服务。7月15日,成功举办2021年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运城市初赛,多名高校毕业生参赛并取得佳绩。9月13日—14日,举办劳务输出和高校毕业生两场专场直播带岗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15万人次。



送出去

让运城人才增价增值

9月26日,市就业服务中心一行到武汉尚步餐饮有限公司考察,双方在技能人才输送、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我市大量餐饮技能人才,可以通过这一渠道,更顺畅地走入武汉的大学校园。

尚步餐饮有限公司是我市在外优秀人才尚步军创立的餐饮服务公司,主要与武汉各大高校开展合作,目前有运城籍员工88名,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院校中开设多个档口,主要经营面食、饼子等运城特色餐饮,日均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目前该公司在用工方面缺口较大。

为了增加尚步餐饮这样的合作模式,我市积极在外地寻找“运城支点”,通过一个个“支点”,不断搭建或完善运城技能人才的对外输出线和技能成长线。当这些线条密集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为我市的技能人才输出和成长提供更大的加速度。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运城人才,会涌现更多的“尚步军”,通过各种方式反哺故乡。

一年来,我市积极发动399个在外人员服务站和15个省级在外务工人员服务站,对接重点院校后勤部门,统计重点高校的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依托“关乡家嫂”“古耿鲁班”“齐家万荣”等14个精品劳务品牌,积极推进技能人才进校园活动,建立优质服务直通平台,推动市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全力建设“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万荣县与中快餐饮集团签署技能服务人才合作协议,向天津各大高校输送28名技能服务人才;“永济好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达成合作,输送30余人……目前,全市共建立“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35个,输送技能人才千余名。

对于运城技能人才来说,每一次远行,都无异于一次成长与蜕变。闻喜县侯村乡西刘家村的杨彩霞,今年39岁,以前的她每天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全家只靠丈夫一人挣钱,不仅日子过得拮据,对未来也没啥想法。后来,她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班,又考取了月嫂证,现在她不但一个月有将近6000元的收入,大大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而且自己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许和规划,就像变了一个人。

高密度输出的基础是高质量培训,在外能走多远,取决于培训质量有多高。对这一点,关乡家嫂公司董事长杨红亮非常认同。

“比如月嫂的培训,我们就把它细化为268项技能。奶瓶如何清洗、冲奶粉时水温多少度、怎么抱孩子等等,每个知识点就是一项技能。学员掌握268项技能后,才可以上户。”杨红亮进一步解释道,其他工种的培训也都细化成若干项技能,比如育婴师有108项,保姆有75项,保洁有45项,护工有45项。

以关乡家嫂为代表,我市的技能培训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体系化,培训出来的技能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高。

目前,全市技能培训工种已达到150个,按照规划,今年全市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取证6.5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2万人。标准化培训、规模化输出、全程化服务,“运城技工”逐渐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就业名片”。

进出间

人才供给更精更准

为了做好市校合作工作,市人社局多次召开会议,成立工作专班,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科室、到人。同时,还印发了《关于建设市校合作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建设市校合作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实施方案》,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通过加大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提高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选调招录比例,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历练,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力度,持续优化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建立技能人才服务供应台账等措施,我市在推动市校合作深入开展方面成果丰硕,目前已与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50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34个。

合作,自然是以双赢为前提和基础。我们的人才需求,为高校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市场;我们的技能人才供给,也满足了众多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需求。

9月13日,市就业服务中心一行到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参观,并开展座谈。“运城人勤劳肯干,工作能力强,目前站内用人缺口比较大,希望人社部门能继续输送高素质的农业技能人才。”实验站站长肖杰的一番话说出了众多用人方的感受,也坚定了我市向外输出技能服务人才的信心。

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是中国农业大学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基地,长期为学校近90个科研团队、14个学院提供教学科研服务,承接100余个国家项目。在该校万荣籍教授的介绍下,最多的时候,万荣县在上庄实验站从事农业种植、水电维修、后勤服务的有将近20人,除了五险,他们的月薪在5000元至7000元。

在理想创业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百余间创业孵化场所,采用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现代化设计风格,入驻企业可享受人社部门每年给予的房屋租赁补贴、大学生创业服务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以及基地提供的物业优惠,每年为创业者减免租金近百万余元。基地入驻的企业“结婚密码”最初只占用30余平方米、1人创业,3年来,公司获得房租减免、创业辅导、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星火”大赛等支持,并获得了7万元奖金。如今,该公司已经拥有10多名员工,发展了10余家连锁机构,每年组织线上线下活动50余场次,成长性非常好。

人社部门经常性地外出调研、考察,不仅按需求才,不断优化我市的人力资源结构,同时也依照市场需求,按需供才,让我们培训的技能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按需求才、按需供才,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和“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一个人尽其才、才配其位的良好用人局面悄然形成。

“市校合作让技能人才对外输出更有组织、更有保障。同时,与高校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吸纳就业创业人员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也最大限度地为运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一进一出之间,人才的供给更精也更准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