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8-25

□顾昕昕

手机到了孩子手里就会“失控”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网络与网络游戏?请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家长以身作则 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很多家长提到孩子“触网”就头疼,尤其是网络游戏。在多数家长看来,孩子如果利用互联网阅读、做题、找学习资源还可以理解,但是只要提到网络游戏,就立刻与挤占学习时间、视力下降、花钱充值、乱交朋友等联系到一起。因此,很多家长采取“一刀切”,断绝孩子与网络游戏,甚至网络的所有“来往”。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认为,未成年人自制力和辨别力较弱,好奇心较重,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面对网络上新奇、刺激的信息容易受到诱惑。因此,他们极易在网络游戏中感受愉悦感、获得感,有时候甚至可以在玩游戏的时候结交“好友”,满足其在社交方面的需求,还有的孩子则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作为家长不应该因为这些原因就放任孩子接触网络游戏。还是应该引导孩子通过健康、安全的渠道和方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帮助其建立健康、安全的上网观。

“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但是既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即学习好了就放任自由,学习不好了就狠抓不放。家长的以身作则要保持可持续性、一贯性。”朱巍补充说道。

培养孩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在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惠凡看来,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一个多元共治的过程,家庭、学校、社会都需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其中,家长应扮演起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提升孩子的网络素养。

首先,家长自身应该提升对网络的认识,也就是全面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增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规范网络使用行为,由此才能更好地对孩子加以引导;其次,家长应该转变思想,合理利用监管工具而不过分依赖于监管工具,由“管控”转为“疏导”,让孩子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专家表示,造成孩子教育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沉迷网络只是其中之一。部分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归责为网络,并以此切断孩子与网络的联系其实是一种简单的推责。对于网络游戏,专家建议家长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在家中务必做到以身作则。“现在的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因此家长的态度很重要,与其大声训斥,不如耐心疏导和陪伴。”专家说。

学校开设课程 需结合实际综合培养

据了解,很多学校都有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开展主题活动来宣传健康用网、安全用网,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

对于学校开设的网络素养课程,朱巍提出了两点建议。其一,目前很多学校的课程内容还是与实际情况脱节,并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可以考虑在授课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其二,网络素养课程不只是一门学科的工作,因此,在授课的时候可以综合法律、网络技术、媒介传播等多学科进行。

家长和老师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用网观的责任人,因此,学校还应定期面向老师、家长推出网络素养专项培训,提升其网络素养。

“真正理解网络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意义,除了家长、学校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做到与时俱进外,游戏企业、相关行业也应该加强自律,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朱巍认为,现在有一些游戏软件在青少年模式、保护措施等系统方面存在漏洞,相关企业应该重视起来,弥补漏洞,升级完善系统。

(《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