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老上海的艺术教育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8-06

□尚文艺

上海的艺术教育始于晚清。京剧鼓师赵嵩绶为天仙茶园培养武戏演员,于光绪二十六年开办小金台科班。这种科班采用边教戏、边演出的方式。童伶成长较快,学员中樊春楼、武庆秀后来都成了剧团的台柱子和京剧的革新力量。

1939年,许晓初、林康侯和陈承荫以提倡与整理中国传统戏曲,吸收科班长处,遵循新型学校制度为号召,创办上海戏剧学校。1940年,徐慕云等开办了中华国剧学校,戏曲人才的培养也逐渐走向正规。

这一时期,越剧、沪剧、淮剧、扬剧、锡剧等地方戏曲在上海蓬勃兴起。各演出团体为培养、充实演员,也纷纷开办科班,如越剧的联升舞台、四季班,沪剧的婉社、儿童申曲班等,基本沿用旧制,拜师学艺,签订关书,边学边演,团班合一,为艺术人才的成长发挥了一定作用。

(《解放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