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8-05
□陈彧之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南阳诸葛庐”指的就是诸葛庐在南阳隐居时的茅庐。
诸葛亮不是南阳人,他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老家到荆州投依刘表。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隐居南阳隆中。
诸葛亮隐居期间,常自比为管仲、乐毅这些历史上的能臣。他的抱负与才干只有少数友人知晓,这条蛰伏的“卧龙”亟待遇到伯乐。
建安十二年,刘备来到隆中拜访了诸葛亮。“三顾茅庐”体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胸怀,而诸葛亮以隆中之对,为刘备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诸葛亮的加入,增强了刘备阵营的实力,也让三国故事更加精彩,很难想象没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情节的三国故事会是怎样的,而这都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关。
民间文学中对于诸葛亮智谋极尽渲染,鲁迅先生曾对此有所批评,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诸葛亮深得民间喜爱。
(《中国纪检监察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