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朦胧诗鼻祖——李商隐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8-05

□刘永娟

李商隐,大名鼎鼎的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继李白、杜甫之后,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这样一个才气逼人的诗人,青少年时代却穷困潦倒。

李商隐幼年失怙(hù),作为长子,他10岁就替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处于困境中的李商隐,渴望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公元829年,李商隐移居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文坛宗主,他任东都留守时,重用李商隐。

后来,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做了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华,将女儿嫁给了他。

李商隐与王氏琴瑟和谐,感情很好。可惜,公元851年,王氏病逝,李商隐伤心欲绝,写了不少凄美的悼亡之作。

其实,王氏之前,在东都洛阳,李商隐还与美丽的少女柳枝有过一段感情。

柳枝是一个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通晓音律,与李商隐的昆从李让山是邻居。

一天晚上,李让山摇头晃脑地吟诵李商隐的诗《燕台》,恰被阁楼上的柳枝听到。柳枝被这首情诗打动,飞奔下楼,急切地询问作诗者是谁。

李让山说:“此吾里中少年叔耳。”他告诉柳枝,李商隐这几天就住在自己家中。柳枝一听,喜出望外,立即请李让山引荐,并要李让山代她向李商隐求诗。

第二天,李让山带李商隐去看望柳枝。二人一见钟情,约好3天后李商隐上门提亲。

或许造化弄人,或许二人有缘无分。李商隐的一个哥们儿,不知是恶作剧,还是羡慕妒忌恨,竟将李商隐的行囊先行带到长安去了。

行囊中有对李商隐很重要的物件,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儿女情长,急匆匆地追往长安。这一追不要紧,竟生生错过了与柳枝的好姻缘。就在那年冬天,柳枝“为东诸侯娶去矣”。

李商隐闻讯,后悔不迭,痛苦自责。他写了《柳枝五首》,请李让山题在柳枝旧居的墙上。诗歌哀婉动人,寄托了他对柳枝的思念,及对自己不能与她百年好合的悲痛。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远甚苍梧野。”日日思君不见君,后来,年轻的柳枝,吟着李商隐留给她的情诗,含恨而终。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人已去,《锦瑟》无声,李商隐的情诗像他的爱情故事一样,华丽隽永而又迷离朦胧。

(《洛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