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6-18
记者 李宏伟
临猗县忠定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园 见习记者 陈方斌 摄
临猗,古称郇阳,地处黄河中游。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栽果种麦,春耕秋收,繁衍生息,塑造了灿烂的古郇阳农耕文明。进入新时代,如今的郇阳大地,花果飘香,村美人勤,产业兴旺,成为河东一道美丽风景线。
村美——
留下记忆里最美乡愁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走进位于黄河岸畔的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农家乐民俗馆里飘来阵阵歌声。
村口,一块“将军故里”的牌匾分外醒目。爱国将领傅作义的故居就在安昌村。
该村党支部书记师志峰说,近年来,随着傅作义故居的开发,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瞻仰将军故居,这里已经成为临猗县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借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发,在黄河岸畔修建了安昌观景平台,建设了步行道、防护栏、木亭、望河楼、停车场等,完善傅作义故居景区配套设施。
傅作义故居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加大开发力度,景区目前是2A级,未来将创建3A级景区,将安昌村打造成红色旅游和农业旅游基地。
在巷道里,记者见到一位经营农家乐的村民武立进。今年58岁的老武告诉记者,前几年,他一直在北京、天津开饭店。近两年,村里大力发展旅游业,他回到村里建起农家乐民俗馆,现在生意非常好。随着临猗黄河大桥的建成和黄河一号旅游路的开通,他踌躇满志,盘算着做大自己的农家乐。
说到临猗沿黄一带的美丽乡村,不能不提角杯镇樊家营村。
进入樊家营村,记者看到这里有露天大戏台、幽静的小树林、修缮一新的老房子,还有在树下乘凉听戏的老人、在图书室里读书看报的年轻人……
樊家营村地处黄河东岸,以甜柿、苹果、核桃为主导产业,2009年被临猗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202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村党支部书记秦文法介绍,樊家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突出“四个美”。生活美,致富产业支撑到位,村里苹果、甜柿两大产业已经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生态美,生活环境整治到位,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建垃圾处理场,粉刷墙面,硬化道路,对村主道和文化健身广场美化绿化;民风美,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到位,新建樊家营乡村记忆展览馆,承载村子的历史和文化,留住乡愁;和谐美,民主管理落实到位,注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为进一步加强沿黄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临猗县计划投资3000万元,在沿黄3个乡镇打造10个美丽乡村,加快补齐沿黄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业兴——
咱们村里的故事
农文旅融合助民增收
在临猗沿黄一带的村子中,近年来,孙吉镇薛公村闻名遐迩。
薛公村位于临猗县孙吉镇西南部,三面环沟一面临河,是省边、市边、县边、镇边、沟边、河边“六边”村。以前,由于薛公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大面积的荒沟闲置搁荒无人问津,连片的滩地被分散低价承包,村民得不到实惠,村集体陷入了“守着金山去要饭”的窘境。
近年来,薛公村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利用区位优势,盘活村里资源,提出“党支部+公司+农户”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村民利用土地入股,持股分红,以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
该村谋划特色养殖、生态种植、黄河文旅全面发展的产业布局,通过村企合作,建成3000多亩的特色养殖基地、6000多亩的生态种植基地和集黄河观赏园、垂钓园、葡萄走廊、荷花通道、踩泥体验区、芦苇景区于一体的黄河文旅基地。
各种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从精到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薛公村集体经济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道。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薛公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大幅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该村党支部书记程俊怀说,下一步,薛公村计划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为目标,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布局和形象提升、荒沟绿化造林和水土保持、滩涂特色产业发展三大工作,着力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上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
养猪业引领乡村振兴
“我是一个养猪的。”65岁的临猗丰淋牧业的当家人薛守勤见面就谦虚地开玩笑。谁能想到,多年来跟着他一起养猪的乡亲们,许多人都成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豪。
在北景乡北景村薛守勤的产业园里,记者仿佛来到了儿童乐园,到处是小猪卡通像。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先进的养猪流水线。薛守勤告诉记者,他计划将养殖小镇建成集产业、教育、生态、观光、经营、服务、住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观光园区”,打造研发基地、种植基地、养殖基地等十三大基地,并建设配套的温泉酒店、野外拓展公园、农科中心、亲子木屋等。
薛守勤说,特色养殖园建成后,不仅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更将有力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智慧养殖经济循环圈,从而带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
乡村果园做出大文章
在运城果业界,提起吴中定,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果农中,有信心将自己的苹果论个卖的不多,吴中定就有这样的自信。
在位于黄河岸畔角杯镇上豆氏村的吴中定标准化苹果示范园里,记者见到老吴时,他还在劳作。老吴说,他果园里的果树平均年龄超过34年,和这些“老伙伴”只有每天见一面,剪一剪枝、松一松土,心里才觉得舒服,才觉得对得起果树。
临猗县忠定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有农民科技大讲堂、电子阅览室、农资供应站等,创新推广苹果管理六项高新技术,两大设施配套,有效提高了苹果管理的科技含量。目前,吴中定的果园拥有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0800亩,其中2000亩果园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良好果园认证、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境水果果园注册认证。果园被确定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优质高效标准示范园”和山西省“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临猗县先后荣获“中国苹果二十强县”“中国枣业十强县”,获得“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电子商务典范示范十强县”等国字号金字招牌。当前,临猗县委、县政府正带领全县人民朝着绿色、和谐、智慧、美丽的“四个临猗”目标迈进,奋力打造党建、果品、商祖、渔药“四张名片”,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