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那些有关年的温暖记忆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2-09

□记者 孙芸苓

记得某一年的三十晚上,一直是我童年记忆里关于年的温馨片段,每每回想起来,那种温暖总会在我的周身蔓延。我和弟弟妹妹们围坐在油灯前,无声地看着母亲飞针走线,灯光下母亲的脸有种柔和的静美。母亲细长的手指,牵引着针线在灯光里划出美丽的弧度,大大的炕铺上,摆着一双双崭新的鞋子。

父母的大鞋子和我们姊妹大小不一的鞋子放在一起,让我想起家里的大鸭子带着一群小鸭子的情景。母亲手上还剩下最后一只鞋子在上鞋底了,我知道,这个鞋底上好,我们就可以试穿新鞋子了。

这是我们童年过年不可缺少的节目。在我们这个属于关中平原的小乡村里,年可以说是最隆重的节日。无论再穷的人家,过年都要吃饺子、放鞭炮,都会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裳,新鞋子更是不可缺少的。

小时候很喜欢过年,因为过年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可以穿新衣服和新鞋子,可以和小伙伴们在场院里放炮。记得那时无论日子怎样艰难,父亲总会在过年之前想办法赚点钱来置办年货。

那时母亲在家里吊点挂面,用旧报纸均匀地包成一把一把,然后装在一个布袋里。父亲则把自己烤好的烟叶装在另一个布袋里,然后在凌晨趁着夜色赶路,到相邻的县里,也就是没有人认识的县城里,把挂面和烤烟换成麦子和钱。

从父亲骑着他的自行车出发那一刻,我们姊妹几个就有一份期盼,我们知道父亲会买回来水果糖和花布。我和妹妹对花布的期盼要多些,弟弟们则对水果糖的渴望更强烈些。父亲有时为了把东西卖掉,要骑200多公里的路程,走村串巷很是辛苦。

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等父亲回来,小弟弟一会到门口看看,一会到村口望望,母亲也焦急地等待着。尤其是天快黑的时候,母亲也有些担心了,为了缓和气氛,在微亮的灯光下,母亲喜欢给我们讲她小时候过年的故事。母亲的故事总是超越我们的想象,因为母亲的童年是在遥远的北京度过的,她的故事里的年精彩而神秘,是我们童年时的童话。

父亲买东西回来,是我们全家最高兴的时候。听到父亲自行车的铃声,我们就上前围住父亲。母亲轻轻地把大门关上,把油灯拨亮,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看着父亲像变戏法一样,为我们拿出他的收获。这时候的父亲,平日里严肃的脸上多了少许的温情。父亲用他冰冷的手在我们的小脸上一个个摸一下,我们嬉笑着躲闪。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亲自剥了皮给我们一人嘴里放一颗,当然也包括母亲。我们含着那香甜的水果糖,看着父亲一件一件地把他带给我们的年货掏出来:做衣裳的花布、做鞋子的条绒布、水果糖、咸鱼、调料、弟弟们喜欢的皮球、我的花头绳等。平日里粗拉拉的父亲此时心很细,他关照到了我们每一个人。偶然父亲还会给母亲一个惊喜,比如一块漂亮的手绢或者带香味的海蚌油等。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温情的画面,那时候我眼中的父亲就像传说中的魔术师,神秘而亲切,似乎无所不能。往往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到厨房给父亲做一碗热腾腾的挂面。她知道,跑了一天的父亲,是不舍得在外面吃碗热汤面的,而是一天都在啃着从家里带去的干馍。

三十的晚上,我们除了要试穿新鞋外,另外一个节目就是包饺子。我们那里兴早起拜年,三十熬夜,也叫熬财,睡得越晚,财神越喜欢,那么来年日子就会越好。大年初一要早起,早早吃了饺子,然后就去给左邻右舍拜年,谁家饺子吃得早,也寓意一年的好兆头。为了早上能早早地吃上饺子,一般包饺子都是在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案板也放到了屋里,围着炕炉包饺子。记得包饺子的时候,母亲总是悄悄地告诉我们,自己可以包个特殊的饺子,可以给饺子里包上糖块,也可以包上硬币。大多时候母亲会多包几个糖饺子,因为有讲究说,谁吃到了钱币饺子和糖饺子,一年里都会有好运。母亲多包几个是希望我们都能吃到那份惊喜,希望我们一家人都有好运。后来才知道,细心的母亲为了让我们姐妹四人在新年的第一天都有惊喜和好运,她把有硬币和糖的饺子都做了记号,捞饺子的时候会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都放上至少一个特殊的饺子。如今想起来我们开心的样子,大概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每次初一煮饺子的时候,妈妈都示意我们别说话,这样饺子就会越捞越多。对这样的说法我们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会配合着母亲不多说话,而是乖乖地端了饺子抓紧时间吃,尽量把自己的小肚子吃撑。如今想起来,那可能是母亲们的“诡计”,是为了让大家抓紧时间吃饺子,免得人家都来拜年了,自家饺子还没吃完。另外,也是穷苦人家乐观的愿望吧。吃了饺子,我和弟妹们则在父亲的带领下在院子里放鞭炮。放完鞭炮我们就会各自找自己的玩伴,大家拿着好吃的互相交换,过年的喜悦在每个人的心中洋溢着。

这个时候我们都穿戴一新,尤其是女孩子,大家见了面就是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鞋子特别。初一的早上,似乎空气都是新鲜的,那种火药味和饺子味混合在一起的特殊味道,就是记忆里特有的年的味道。

我们村里初一会唱大戏,但这大戏不是请什么专业团体,而是我们村人的自娱自乐。在麦场里搭个戏台,村里喜欢唱歌跳舞的,尤其是唱秦腔的都可以上台表演。那时候村里的能人真多,有的人可以唱一整出的秦腔戏和眉户戏。记得有一年,我的堂姐爱云姐姐扮演梁秋艳,扮相漂亮、唱腔地道,引得满堂彩。还有一年,父亲和村里的靳方才大爷合作,靳大爷拉手风琴,父亲唱了首黄河大合唱里的歌曲:“王老二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他们配合默契,赢得了阵阵掌声。

如今想起来,那些浓浓的年味,似乎只停留在记忆中的故乡,好像很遥远,又似乎近在眼前。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